立体养殖泥鳅黄鳝 (立体养殖泥鳅黄鳝怎么养)
昨天和朋友谈论到最近周围圈子经常谈论到的问题立体养殖泥鳅黄鳝 发现大家对这个知识都有不同的见解,今天就给大家总结下立体养殖泥鳅黄鳝 的知识,以及会对立体养殖泥鳅黄鳝怎么养这个点进行重点的阐述下,看完如果对您有所帮助,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本文归纳为以下目录
黄鳝、泥鳅套养高产要点
如何养黄蟮
池养泥鳅怎么养
泥鳅和黄鳝的养殖技术和条件?
小泥鳅怎么养? 就是那种一个手指大的。 东西要正常家庭有的 - 搜狗...
黄鳝、泥鳅套养高产要点
黄鳝、泥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都是名贵淡水鱼中的佳品。近年来由于人为过度捕捞、农药毒害和环境污染,天然野生黄鳝、泥鳅资源减少,市场供不应求。因此发展黄鳝、泥鳅的人工养殖,前景十分可观。用配合饲料投喂黄鳝、泥鳅生长快,在黄鳝养殖池套养泥鳅,效益高,其高产养殖技术如下: 1.建好养殖池。 饲养黄鳝、泥鳅的池子,要选择避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方便的地方,采用水泥池、土池均可,也可在水库、塘、水沟、河中用网箱养殖。面积一般20平方米~100平方米,太大不好管理。若用水泥池养黄鳝、泥鳅,放苗前一定要进行脱碱处理。若用土池养鳝、泥鳅,要求土质坚硬,将池底夯实。养鳝池的形状依地形而定,能方则方,能圆则圆,池深0.7米~1米,无论是水泥池还是土池,都要在池底填肥泥层,厚30厘米,以含有机质较多的肥泥为好,有利于黄鳝和泥鳅挖洞穴居。建池时注意安装好进水口、溢水口的栏鱼网,以防黄鳝和泥鳅外逃。放苗前10天左右用生石灰彻底消毒,并于放苗前3天~4天排干池水,注入新水。 2.选好种苗。 养殖黄鳝和泥鳅成功与否,种苗是关键。黄鳝种苗最好用人工培育驯化的深黄大斑鳝或金黄小斑鳝,不能用杂色鳝苗和没有通过驯化的鳝苗。黄鳝苗大小以每公斤50个~80个为宜,太小摄食力差,成活率也低。放养密度一般以每平方米放鳝苗1公斤~1.5公斤为宜。黄鳝放养20天后再按1∶10的比例投放泥鳅苗。泥鳅苗最好用人工培育的。 3.投喂配合饲料。 首先安装好饲料台,饲料台用木板或塑料板都行,面积按池子大小自定,低于水面5厘米。投放黄鳝种苗后的最初3天不要投喂,让黄鳝适宜环境,从第4天开始投喂饲料。每天下午7点左右投喂饲料最佳,此时黄鳝采食量最高。人工饲养黄鳝以配合饲料为主,适当投喂一些蚯蚓、河螺、黄粉虫等。人工驯化的黄鳝,配合饲料和蚯蚓是其最喜欢吃的饲料。配合饲料也可自配,配方为:鱼粉21%、饼粕类19%、能量饲料37%、蚯蚓12%、矿物质1%、酵母5%、多种维生素2%、粘合剂3%。采用人工培育的深黄大斑鳝种苗,用配合饲料投喂,投喂量按黄鳝体重的3%~5%,每天投喂1次~2次,采用定时、定量的原则,饲养20克的黄鳝苗一年可长到200克~300克,养殖效益高。泥鳅在池塘里主要以黄鳝排出的粪便和吃不完的黄鳝饲料为食。泥鳅自然繁殖快,池塘泥鳅比例大于1∶10时,每天投喂一次麸即可。 4.饲养管理。 生长季节为4月~11月,其中旺季为5月~9月,在这期间的管理要做到“勤”和“细”,即勤巡池,勤管理,发现问题快解决。细心观察池塘里黄鳝和泥鳅的生长状态,以便及时采用相应措施。黄鳝、泥鳅的习性是昼伏夜出。保持池水水质清新,pH值为6.5~7.5之间,水位适宜。 5.预防疾病。 黄鳝一旦发病,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必须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不能轻信“黄鳝不得病”的说法。要经常用1ppm~2ppm漂白粉全池泼洒。在黄鳝养殖池里套养泥鳅,还可减少黄鳝疾病,因泥鳅在养殖池塘里,喜欢上下窜动,还吃掉水体里的杂物,能起到净化水质和增氧的作用。,应该可以
如何养黄蟮
黄鳝的养殖
黄鳝是合鳃目合鳃科黄鳝属的鱼类,又称鳝鱼、尤蛇、蛇鱼、血鳝。
黄鳝生活于水体底层,喜穴居,常在湖沼、河流、塘堰、沟渠及稻田等水底或堤埂处挖穴栖居。黄鳝洞长约为体长的3倍左右,洞内弯曲交叉。每个沿穴一般有两个以上洞穴。洞穴出口常在接近水面处,以便它将头伸出呼吸空气。黄鳝的活动习性是昼伏夜出,即白天静卧洞内,晚上出洞觅食。可根据此习性进行夜间捕捉。黄鳝的鳃呈退化状态,主要依靠表皮和辅助呼吸器官直接从空气中呼吸氧气。因此在氧气含量很低的水中也能正常生活,据此,人工养殖的密度可以加大。黄鳝体表的粘液丰富,只要保持体表潮湿,就不会死亡,因此运输十分方便。
黄鳝的食性以底栖动物性食物为主,如水蚯蚓、螺蚌、蝌蚪、小型鱼虾等。另外也摄食一些腐屑和藻类、瓜菜等。
黄鳝的繁殖习性有许多特殊之处。雌黄鳝生殖腺左右大小不一,右侧发达,左侧退化。一般2龄鱼可达性成熟。黄鳝繁殖最大的特点是有“性逆转”现象。从胚胎期间到第一次性成熟是雌性个体,产卵后的卵巢逐渐变为精巢,第二次性成熟时则排出精子,以后终生为雄性。若以黄鳝的长度来划分,则体长在22厘米以下者全为雌性;36厘米左右,雌雄个体数各占1半;53厘米以上的个体,则全部为雄性。黄鳝的产卵期在4~8月,怀卵量较少,一般为500粒左右。产卵时亲鱼常在其穴居的洞口吐泡沫,卵就产在洞口附近的水生植物根部或石缝间,泡沫有保持鱼卵的作用。受精卵一般8天左右孵出幼鱼,孵出后12天左右,幼鱼可主动游泳、觅食,这期间的幼鱼靠雌雄亲鱼保护,依靠卵黄囊营养。
黄鳝的生长较缓慢,1龄鱼可长至20厘米,2龄鱼长至30厘米,3龄鱼可长至40厘米。人工养殖的黄鳝,其生长速度与饵料充足与否有关,在饵料充足的情况下,一般要比自然界中生长得快。
黄鳝的活动与水温有密切关系,其生长的适宜水温是15~30℃。水温低于10℃时停止摄食,进入冬眠;水温开至15℃以上,开始正常捕食;当水温超过30℃时,钻入洞穴度夏。
一、静水池饲养法
静水池饲养的特点是水体交换量小,池底有泥土供黄鳝打洞或人工设置物体供黄鳝栖息。
饲养池的位置选择应是背风向阳,有良好水源,形状可长方形或椭圆形,大小根据饲养规模而定。池子结构有水泥池和土池两种。水泥池通常有地上式、地下式和半地下式三种,地上式水泥池水温随季节变化较大,对养鳝不利,地下式和半地下式较多采用。土池的建筑要选择土质坚硬的地点,最好在池底和池壁铺一层油毡,并且边角都要铺严,然后在油毡上铺土20厘米(池壁)和10厘米(池底),这样,既可防止池水渗漏,也可防黄鳝打洞逃逸。无论是水泥池还是土池,都要设有良好的进、排水设施,进排水管管径在4~10厘米,池内端口设塑料网或铁丝网防逃。
成鳝池建好后,要注水清池,其目的有两个:一是看它是否漏水;二是利用水吸收清除水泥和三合土中的有害物质。新池注排水3~5次,每次浸泡2~3天,可基本将有害物质清除干净。10天后,在排干水的池底铺放20~30厘米厚的肥泥,肥泥用青草、厩肥、土壤混匀后沤制而成。池底肥泥铺好后,在池中种植水生植物,如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等,供鳝池降温和黄鳝隐藏栖息。黄鳝池水深保持10厘米为宜,最多不要超过20厘米。
在鳝苗放养前7天,应对鱼池进行清整消毒,每平方米水面用0.2千克生石灰,均匀泼洒全池。消毒后清洁水灌满全池。在放养时鳝苗运输容器中的水温与鱼池中的水温不能相差过大(3~5℃)。鳝鱼的放养密度根据鳝苗规模大小、饲养管理条件及饲料来源的多少等因素决定。一般在小型鱼池中养黄鳝,以每平方米放养鳝苗2~5千克为好。放养的规模大,数量可相应减少,放养的规模小,数量可相应增加。饲料充足可多放些,饲料不足可少放些。因黄鳝有大吃小互相残杀的习性,因此在放养时要大小规模分池放养。一定要选择体质健壮、无伤无病、规格整齐的鳝苗放养,切忌大小混养。放养的规模最好为每尾鳝苗体重在20克左右,过小过大均不好。在鱼池中高密度养黄鳝也和运输时一样,在放养鳝苗的同时,也要适当放养一些泥鳅,在泥鳅上下窜动时可增加水中溶氧,并可防止黄鳝互相缠绕。
不同生长阶段的黄鳝应投喂不同的饲料,以保证其营养需要。刚孵出4~5天的幼苗,主要投喂水蚤、熟蛋黄、豆浆等,其中以水中培养的活水蚤、活轮虫最佳。因此这时主要应培肥水质,使鱼池中有充足的水蚤和轮虫供鳝苗摄食。如鳝苗放养密度较大,也可另池培育或到自然水域捞取水蚤供鳝苗摄食。以后随着鳝鱼的长大,可逐渐投喂蚯蚓、螺蚌肉等。同时要搭配一些植物性饲料,如麦麸、米饭、瓜果、蔬菜等。饲料中以蚯蚓的饲喂效果最好,每5~6克鲜蚯蚓可增长1克鳝肉。蚯蚓的来源除在野外采集外,还可在房前屋后的垃圾粪堆中饲养繁殖蚯蚓,以供应黄鳝的摄食。投喂饲料要坚持"四定"。黄鳝在自然界生长时,有昼伏夜出的觅食习惯,初养时可在每天傍晚投饲,以后逐渐提早投喂时间,经10天左右的驯养,即可在每日上午9时、下午2时、晚上6时分3次投喂,以保证黄鳝有充足的饵料。每次投喂要根据天气水温及残饵的多少灵活掌握,一般投喂黄鳝总体重的5%。
二、流水养鳝
流水养鳝与常规的土池养鳝相比,具有占地少、放养密度大、生长快、产量高,管理及起捕方便等优点。特别是在具有地热水、工厂余热水的地方,利用温流水饲养黄鳝,更具有良好的效益。
无土流水养鱼池最好建在室内,用水泥砖砌而成。池的面积大小一般为2~5平方米,池壁高50厘米左右,可数个池子串联在一起。每池设有进排水孔(排水孔为上下两个),孔口均用网罩拦好。并在每两排水池之间设总进水渠道和排水渠道。水泥池建好后,将总排水孔关好,然后灌满水浸泡7天以上,消除水泥的浮灰。将水放干后,再灌入清洁水。将下面的排水孔关好,只开上面的排水孔,使池水保持一定的深度并具有微流水。如使用地热水或电厂冷却水,必须根据当时的气温情况进行水温的人工调控,以使黄鳝在适温下良好生长。为了防止鳝种感染疾病,鳝种放养前要用10毫克/升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30分钟,消毒后及时将鳝种放入水泥池中。每平方米可放4~5千克。为了使鳝种习惯于人工投饲,可进行"驯饲",即在鳝种放养后2~3天不投饲,使鳝体成为空腹状态。鳝鱼在饥饿情况下,投喂人工饲料的摄食率较高。饲料中动物性和植物性的要适当搭配,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由于不断有微流水供应,特别是有地热水和余热水的温流水,可供黄鳝常年生长,每公顷年产量可高达15万千克以上。虽然这种养殖法中的水泥池等基础设施投资较大,但由于产量高,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有条件的地区可因地制宜地采用。
三、流水鳝蚓合养
1.建池
选择有常年流水的地方建池。池为水泥池,池面积30、50、80平方米都可以,池壁高80~100厘米,在对角处设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装好防逃设备。
2.堆土
在池中堆若干条宽1.5条,厚25厘米的土畦。畦与畦之间距离20厘米,四周与池壁也保持20厘米距离。所堆的土一定要含丰富有机质的壤土,以便于蚯蚓繁殖,黄鳝钻洞和藏身。
3.培养蚯蚓
土堆好后,使池中水深保持5~10厘米,然后每平方米土面积放太平2号蚯蚓种2.5~3千克,并在畦面上铺4~5厘米厚的发酵过的牛粪,让蚯蚓繁殖,以后每3~4天,将上层被蚯蚓吃过的牛粪刮去,每平方米加铺新的发酵过的牛粪4~5千克。这样过14天左右,蚯蚓大量繁殖,即可放入鳝种。
4.放养
放养密度要看鳝种规格而定,以整个池面积计算,每公斤30~40条的,每平方米放4千克;每千克40~50条的,每平方米放3千克。这样从4月养到11月,成活率在90%以上,规格为每千克6~10条。
5.管理
鳝种放入后,池中水深保持10厘米左右,并一直保持微流水。以后每3~4天将畦面牛粪刮去一层,然后每平方米加4~5千克发酵过的新牛粪,保证蚯蚓不断繁殖,供鳝鱼自己在土中取食,不再投饲别的饲料。
这种养殖方法由于水质一直良好,且有优良的活饵料--蚯蚓供黄鳝摄食,因而黄鳝不易发病,生长快,产量高,经济效益好,一般每平方米可产黄鳝14~15千克。
参考资料:
池养泥鳅怎么养
家庭养泥鳅 泥鳅属温水性鱼类,生活在15—30℃范围内,最适24—27℃的水温范围,农家建池养泥鳅,投资少,收益快,简单易行。 一、建池:在房前屋后,庭院周围,选择有水源、避风向阳的地方建池。池子一般由砖、石砌成,池深在1米左右为宜,池子砌好后,用水泥抹平,待干后放进肥泥0?5尺,注入清水1尺,即可放种。 二、放种:池子砌好后,按每平方米放1—1?5斤计算投放鳅苗。苗可到市场上去购买或自己繁殖、捕捉;不管怎样,都应选择体壮无伤,大小均匀的鳅苗投放,并按三雌一雄的比例搭配。雌雄的鉴别方法,可观其外表:雄的头尖,胸鳍窄长,身体与尾端一样粗细,尾尖上翘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雌的头呈椭圆平型。雌鳅的产卵力极强,一条雌鳅初夏至初秋能产4000粒以上的卵,一般年产2—3次,产卵万粒以上。 三、投食: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无论牛粪、米糠,或者麦、蝇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喂量一般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 四、施肥: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 五、捕获:要捕获泥鳅,首先要把池水放干,采取捕大留小的办法,以确保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利于继养和高产。 注意: 1、泥鳅和黄鳝切莫混养一池,因为黄鳝要吞食泥鳅。养鳝池投放泥鳅的目的是避免黄鳝互相缠绕在一起。 2、池的边缘壁一定要高出水面1.5尺左右,因泥鳅好动,以防窜逃。 3、城市居民和没有条件建池的家庭,也可用缸、盆喂养。 4、“夏至”是养殖投放的最佳期,要抓住时间投放种苗
泥鳅和黄鳝的养殖技术和条件?
泥鳅养殖条件和技术如下: 泥鳅为多次性产卵鱼类。在自然条件下,4月上旬开始繁殖,5一6 月是产卵盛期,一直延续到9月还可产卵。繁殖的水温为18一30 ℃ ,最适水温为22一28 ℃。 雌鳅性成熟较雄鳅迟,体长5厘米时,雌鳅体内有一对卵巢,体长8厘米时,2个卵巢愈合在一起,成为1个卵巢,并由前端向后端延伸,这时整个卵巢发育开始成熟。 雌鳅怀卵量因个体大小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长8厘米,怀卵量约2000粒左右,10厘米的怀卵量为7000一10000粒,体长12厘米的怀卵量12000一14000粒,体长15厘米的怀卵量为15000一18000粒,体长20 厘米怀卵量为 24000粒左右。怀卵量最多的可以超过 6.5 万粒。卵圆形,卵径0.8一1.0毫米左右,吸水后膨胀到1.3一1.5 毫米,卵黄色,为半黏性,黏附力不强。由于卵在卵巢内成熟度不一致,每次排卵量约为怀卵数的50%一60%。 雄鳅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长在6厘米以上,性成熟较雌鳅早,雄鳅精巢一对,位于腹腔两侧,呈带状且不对称,右侧的精巢比左侧的长而狭窄,重量也轻一些,当雄鳅体长为9一11厘米时,精巢内的精子约有亿个。泥鳅产卵喜在雨后晴天的早晨,产卵前,雌鳅在前面游动.数尾雄鳅在其后紧追不舍,发情时,雌雄鳅多活动在水表面和鱼巢周围,当发情达到高潮时,雌雄鳅的头部和躯体互相摩擦并相继游出水面。雄鳅追逐纠缠雌鳅,并卷曲于雌鳅腹部,以刺激雌鳅产卵,同时雄鳅也排出精子,进行体外受精,这种动作因个体大小不同而次数也不相等,个体大的可在10次以上,受精卵先黏附在水草或其他附着物上,随着水的波动,极易从附着物上脱落沉到水底。 黄鳝的养殖技术和条件如下: 夏季是养殖黄鳝的黄金季节,但是这个季节天气变化大,晴雨天气交替,水温变化快,池底腐败物多,水体自净功能差,自我平衡作用失调,从而水质会严重恶化,因此会出现缺氧、应激、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现象,导致黄鳝上草,白色鱼浮头,甚至中毒死亡。针对这些现象,养殖户必须要把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降温关 黄鳝对高温的最大适应限度不超过28℃。夏天烈日曝晒可使池水温度迅速升高,黄鳝容易发生中暑甚至被烫死,因此,控制好池水温度极为关键。 主要降温方法有:1、在池顶搭建遮荫棚,覆盖遮阳网。2、在养殖池水面投放适量浮水植物,如水葫芦、水浮莲、浮萍等遮荫。3、灌水降温。把池中水位加深至25厘米-30厘米,并采取灌水更换池内表层水来平衡池水温度。有条件的养殖户,可采取终日微流水的方法降温,效果更佳。 调水关 要注意水质酸碱度的调节。虽然黄鳝喜欢生活在微酸性环境中,但在人工饲养密度较高的情况下,酸性环境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滋生,使黄鳝染上疾病。实践证明,夏季养鳝池水的ph值以控制在7至8之间较为适宜。 投饵关 夏季气温较高,确保饵料质量至关重要。所投饵料特别是动物性饵料一定要新鲜,已变质,腐臭的饵料切忌投喂。黄鳝夏季生长快,要尽量多投喂螺蚌肉、活蚯蚓、蝇蛆等动物性蛋白饵料,每日投饵2次,即分别在上午9时以前和下午6时以后投饵一次。遇到恶劣天气,黄鳝摄食减少,应及时捞出剩余饵料,以免残饵腐败变质,污染水质。 浮头关 在天气闷热,阴雨天或傍晚遇雷阵雨,水质严重恶化,水面出现气泡等情况下,早晚巡池时发现黄鳝群集水面,散乱浮动,受惊则跳动,说明池水严重缺氧,必须采取措施迅速处理。对轻度浮头,可及时注入新水增加水体溶氧;夏季和初秋易出现暗浮头,由于症状轻,不易察觉,容易发生泛塘死亡,要仔细观察,一经发现要立即注水预防;对因天气、水质突变引起的浮头,要减少投饵,捞出饵料残渣,从速注入新水。注意加注新水不宜在傍晚进行,以免造成上下水层对流反而加剧浮头。 防逃关 夏天天气突变时,特别是发生雷雨、暴雨、黄鳝表现焦燥不安,最易外逃,严重时可在一夜之间逃得一条不剩。因此,夏季天气突然变化时,要特别注意防逃,经常检查水位的深浅、池壁和池底有无裂缝以及排水孔拦鱼网具是否完好,以便及时排除隐患,堵断黄鳝逃跑的出路。,你的想法是错误的,不是不可以,但是成本高效益差。建议使用网箱养殖。
小泥鳅怎么养? 就是那种一个手指大的。 东西要正常家庭有的 - 搜狗...
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对环境适应力强。鳅属温水性鱼类,生活在15—30℃范围内,最适24—27℃的水温范围。养在避风向阳的地方、注水之前 ,需要在容器底部铺上肥泥。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 注意: 1、泥鳅和黄鳝切莫混养一池,因为黄鳝要吞食泥鳅。养鳝池投放泥鳅的目的是避免黄鳝互相缠绕在一起。 2、池的边缘壁一定要高出水面1.5尺左右,因泥鳅好动,以防窜逃。 3、城市居民可用缸、盆喂养。,找个瓶子或罐子,放点泥巴,至于你哪里找无所谓,没有也可以,吃的可以是昆虫,有时也吃水下的腐烂的东西,米糠,苍蝇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