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环境 (泥鳅养殖泥鳅养殖)

养羊 用户投稿 2023-08-15 19:00 320 0

大家在生活中可能遇到泥鳅养殖环境 和泥鳅养殖泥鳅养殖这样的知识盲区,很是困扰,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下这两点知识,希望能帮助正在需求答案的你。


本文归纳为以下目录

泥鳅养殖环境

泥鳅怎么养殖最好

泥鳅养殖环境 (泥鳅养殖泥鳅养殖)

怎么养泥泥鳅

泥鳅鱼怎么养

泥鳅如何家养?在洗脸盆里能养活吗?

养泥鳅什么样的池子最好




泥鳅养殖环境


饲养池建造 选择光照良好,温暖通风,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3公里内无污染源的场所建造饲养池。养鳅池土质为中性或微酸性黏质土壤。面积100~300平方米,池深80~100厘米,水深30~50厘米。 清池消毒 鳅种放养前15天用生石灰清池消毒。留池水10厘米深,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克化水全池泼洒。 苗种放养 鳅种放养前用3%的食盐水浸浴消毒10分钟。选择晴天中午每平方米放体长3~4厘米的鳅种50~60尾。 饲料投喂 泥鳅食性杂,水中的小动物、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等都是它喜欢的食物。人工饲养还应投喂蛆虫、蚯蚓、小杂鱼肉、蚌肉、鱼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及麦麸、米糠、豆渣、饼粕等植物性饲料。 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投喂量视水质、天气、摄食状况而定,水温适宜时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水温较低时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投喂量占在池泥鳅体重的百分比:3月,1%~2%;4~6月,3%~5%;7~8月,10%~15%;9月,4%。不同水温条件下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投喂比例:水温低于10℃或高于30℃时,少投或不投;水温11~20℃,植物性饲料占60%~70%,动物性饲料占30%~40%;水温21~23℃,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各占50%;水温24~29℃,植物性饲料占30%~40%,动物性饲料占60%~70%。 水质管理 泥鳅放养后,根据水质肥瘦情况适时追肥,培养浮游生物,使水体始终处于活、爽的状态。水温达到30℃时,及时更换新水,并增加深度,以降低水温,防止浮头。发现泥鳅时常游到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立即注入新水。越冬季节,12月至次年2月可不投喂,只需增加池水深度,在池角放入猪牛粪,以提高水温,确保泥鳅安全越冬。 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检查泥鳅的活动、吃食、病害等情况,同时,观察养殖池有无渗漏水,泥鳅有无逃逸现象,水泥池要每天清除残留饲料,做好日常记录。 =========== 泥鳅人工饲养 分类:其它实用技术/养殖 适用范围:不限 (1)专池养鳅。一般为专门从事泥鳅养殖的生产者所采用的养殖方式。池塘以泥底为好,如果是水泥池,则应铺泥土15—20厘米深。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以一亩左右为宜,每亩可放3—4厘米长的嫩苗5万—10万尾。在放苗前应铺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作为泥锹的饵料。放苗以后,逐步加强饲料投喂,并追施有机肥料,投喂的饵料主要种类有米糠、豆饼、麸皮、豆渣、蚕蛹粉、蚯蚓及食品加工废弃物等。肥料有人畜禽粪、农作物禾秆堆肥等。如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投饵量应减少。一般饲养8—10个月可以捕获,高产的每亩可达250—400千克。每尾体长15厘米左右,体重10—15克达到商品规格。 (2)稻田养鳅。在稻田放养泥鳅,可以利用田中蚯蚓、摇蚊幼虫、水蚤和杂草等天然饵料生物,投喂少量的饲料,就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泥鳅生活力强,即使在稻田放水晒田时,能钻进湿泥里利用肠道和皮肤呼吸来维持其生命。所以泥锹是稻田养殖较理想的对象之一。稻田建设与养其他鱼类一样,在 田中挖掘一个或几个鱼溜,面积2—3平方米,深约50厘米,鱼溜与鱼沟相通,鱼沟开成“田”字或“井” 字型。进出水口都要设置拦鱼设施防逃。每亩稻田放养体长3厘米左右的鳅苗1.5万—2万尾,注意避免使用石灰和农药,适当投饵和施肥,秋季收稻谷后起捕,或灌水继续养殖,于翌年开春耕田时再捕捞上市。一般每亩稻田可收获泥鳅30—50千克。 此外,在种藕、植莲、茭白等水生植物的水面里,可放养一定数量的泥鳅。一般亩放千尾左右,只要饲养管理得当,水面收入可以提高。 (3)家庭养鳅。即利用房前屋后或菜园坑幽和蓄水池进行泥鳅饲养。一般可按每亩投入长3—4厘米的嫩苗4000—5000尾放养,也可与黄膳、鲤鱼放在一起混养。平时注意投饲和施肥,如剩饭菜、畜禽粪、菜叶等,饲料要植物性与动物性配合使用。同时控制好水质,当发现泥鳅窜出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体中缺氧,应停止施肥,并更换新水。泥鳅个体长到15—20厘米时即可捕获上市。经8—10个月的饲养,亩产可达100千克以上。,泥鳅是一种分布很广的温水性底层小型鱼类,具有适温范围广、耐低氧和杂食性等待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相当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国际市场称泥鳅鱼为水中人参。    一、技术要点    1.养鱼稻田的选择:水质清新无污染,水量充沛,排灌方便,田埂坚实不漏水,面积2—10亩,以保持一定水位的较低洼稻田为好,粘性土质。    2.修筑田间工程及防逃设施:加高加宽田埂,田埂高50cm,底宽50cm,顶宽40cm,在田埂上用塑料薄膜或纱网做防逃设施,膜或网高出埂面20cm,埋入地下10cm。稻田翻耕后,在距离田埂内侧50cm处挖深30cm、宽 20cm的环沟,插秧后对环沟进行修整。进排水口采用密目铁丝网或尼龙网做成拦鱼栅。    3.稻田施肥:插秧前重施底肥,每亩施鸡、猪粪250kg,繁殖天然饵料,促进泥鳅生长。水稻插秧结束后,稻田每隔15天追施鸡、猪粪每亩25kg,直到8月中旬结束。    4.科学施药:施农药最佳时间是在插秧前3—5天或插秧后5—7天。养鱼稻田除草使用低毒高效农药,如:草克星、农思它。    5.泥鳅放养:泥鳅苗种主要来源是收购野生鱼。放养规格为5—20cm,平均亩放鱼15kg,为了更好地掌握泥鳅的最洼放养规格,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我们做了放养5—8cm和15—20cm两种规格泥鳅的对比实验。    6.饲养管理:    (1)水质管理:保持田中水质清新,适时加注新水。苗种放养后,稻田水深度保持在5cm以上,养殖中期(大约7月中旬),此时正是高温季节,田水深度应保持在10cm以上。养殖期间3—5天换水一次。在日常巡查中,如发现泥鳅浮头、受惊或日出后仍不下沉,应立即换水。    (2)饵料管理:稻田养殖泥鳅要想取得高产,除施底肥和追肥外,还应每天进行投饵。前期投饵按鱼体重的1—1.5%,中期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后期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5%。主要投喂植物性饵料,如:麦麸、米糠等。投饵一般在傍晚进行,一次投足。阴天和气压低的天气应减少投饵量。    (3)日常管理:坚持经常巡田,检查各项设施是否有损坏,特别在雨天要对进、排水孔及堤坝进行严格检查。    二、小结    1.摸清了泥鳅最佳放养规格。    放养5—8cm的泥鳅是以自身增重为目的;放养15—20cm的泥鳅是以自繁增重为目的。试验结果表明:放养5—8cm的泥鳅收获效果较好,基本上百分之百达到成鳅规格。    2.泥鳅回捕技术。    (1)收捕提早进行,捕大留小。我们在8月初开始下篓收捕大规格泥鳅,这是因为:①大规格泥鳅摄食能力强,易被诱饵迷惑而钻篓;②泥鳅长到一定时期其增重变缓;③改善了泥鳅在稻田里的生存环境,有利于提高小鱼的生长速度。    (2)捕龟诱饵。下鱼篓捕获泥鳅时,捕鱼前期,在鱼篓中放入泥鳅的饵料,如麦麸、糠、土豆、动物内脏等。捕鱼中、后期,不断改善诱饵质量,使其更适合泥鳅的口味。我们采取在诱饵中加入香油、用烤香的红蚯蚓或葵花籽饼拌韭菜、炒香的麦麸、米糠等方法诱捕。    (3)捕鱼最低水温。在收捕前经常测温,通过二年的实践,我们认为北方地区泥鳅的收捕温度应在15℃以上,而不是一些技术资料公认的10℃左右。    通过实施上述几种回捕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收捕效果,回捕率达70%以上。    3.泥鳅防逃技术。    在养殖过程中总结试验了“台阶”防逃方法,效果很好。就是在田埂内侧边上再修一个台阶。宽20cm,比田埂低15cm,泥鳅蹿至台阶上,很难再蹿上田埂,从而达到防逃目的


泥鳅怎么养殖最好


一、水源问题一般上泥鳅最好是放生养。。比如池塘啥的。。如果你是在家中养的话也可以。。泥鳅绝对不能用漂白粉水。。如果要用的话最好沉淀一下。温度不限吧好像。。(如果有乡下的水最好)二、环境(我是没有这样做了啦~)最好在盆子底部(如果家养)放一些泥土啊还是淤泥啊啥的~沙子的话不是很建议。。。。。最好的泥鳅养殖技术(神农生态园)池塘泥鳅高效养殖模式就是利用泥鳅独有的生理特性,在池塘进行高密度养殖。它易于管理、发病率低、饵料来源广、经济效益高。目前处于泥鳅养殖技术摸索阶段,但养殖前景较为看好。001.泥鳅养殖场场址的选择。泥鳅养殖技术厂应选在水源充足可靠,水质清新无污染,给排水方便,能自灌自排,土质应选择中性或微酸性的粘质土壤,阳光充足,交通便利,电力有保障之地。002.泥鳅池的建造与防逃。泥鳅养殖技术厂池的四周必须高出水面40厘米,四周插网片。进水口高出水面20厘米,进、排水口用密网布包裹以防止泥鳅逃跑。003.泥鳅的饵料管理。泥鳅养殖技术泥鳅属杂食性鱼类,喜食有机碎屑及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等。在成鳅养殖阶段,除施基肥外,还应根据水色,及时施加追肥。当水温在20℃以下时,以摄取植物性饵料为主,约占60~70%;水温在21~23℃时,动植物饵料各占50%;当水温超过24℃时,植物性饵料应减少到30~40%。水温15℃以上时泥鳅食欲逐渐增强,25~27℃食欲特别旺盛,超过30℃或低于12℃时,应少投甚至停喂饵料。投饵要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004.泥鳅养殖技术日常管理。要做好水质调节,要保持池塘水质肥、活、爽。坚持每天巡塘,注意池水的水色变化和泥鳅活动情况。泥鳅养殖技术勤打扫饲料台并定期消毒,发现病害时及时治疗。对进、排水口,塘埂要经常检查,发现漏洞及时修复。05.泥鳅养殖技术病害防治。做好水霉病、赤鳍病、打印病、寄生虫病等疾病防治。6.运输。一般采取干法运输,即把泥鳅装在容器内,保持皮肤湿润,可作近距离运输。0放养密度。池塘泥鳅养殖技术每亩投放2000斤。00该泥鳅养殖技术模式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养殖模式。但目前泥鳅养殖技术还不是很成熟,种苗来源主要靠野生捕捞为主。泥鳅专用饲料还有待开发与研究。由于泥鳅是人们喜食的水产品之一,目前市场看好,有条件的地方值得推广。,放在泥巴地里养!,池塘人工养殖就不错


怎么养泥泥鳅


一、泥鳅饲养要点:  1.泥鳅属温水性鱼类,生活在15—30℃范围内,饲养在最适24—27℃的水温范围。  2.雌雄泥鳅的鉴别方法,可观其外表:雄的头尖,胸鳍窄长,身体与尾端一样粗细,尾尖上翘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雌的头呈椭圆平型。雌鳅的产卵力极强,一条雌鳅初夏至初秋能产4000粒以上的卵,一般年产2—3次,产卵万粒以上。  3.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无论米糠,或者麦、蝇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喂量一般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  4.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  5.要捕获泥鳅,首先要把池水放干,采取捕大留小的办法,以确保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利于继养和高产。  6. 随着鳅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应有的深度,平时浅一些,炎热高温时可加深一些,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  7. 秋末冬初,水温降至10℃~15℃,泥鳅摄食量降低,即可进行捕捞。,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泥鳅不仅能用鳃和皮肤呼吸,还具有特殊的肠呼吸功能;当天气闷热或池底淤泥、腐植质等物质腐烂,引起严重缺氧时,泥鳅也能跃出水面,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气,而由肠壁辅助呼吸,当它转头缓缓下潜时,废气则由肛门排出。每逢此时,整个水体中的泥鳅都上升至水面吸气,此起彼伏,故西欧人对它有“气候鱼”之称。冬季寒冷,水体干涸,泥鳅便钻入泥土中,依靠少量水分使皮肤不致干燥,并全靠肠呼吸维持生命。待翌年水涨,又出外活动。由于泥鳅忍耐低溶氧的能力远远高于一般鱼类,故离水后存活时间较长。在干燥的桶里,全长4-5厘米的泥鳅幼鱼能存活1小时,而全长12厘米的成鱼可存活6小时,并且将它们放回水中仍能活动正常。泥鳅多在晚上出来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类等,有时亦摄取水底腐植质或泥渣。泥鳅2冬龄即发育成熟,每年4月开始繁殖(水温18℃),产卵在水深不足30厘米的浅水草丛中,产出的卵粒粘附在水草或被水淹没的旱草上面。孵出的仔鱼,常分散生活,并不结成群体。


泥鳅鱼怎么养


人工养殖泥鳅可利用房前屋后的废池或菜园进行泥鳅饲养,或建池养殖,需温暖通风,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 一、苗种质量是关键,没有好的苗种,其它方面做得再好,对于养殖者来说也有一定的影响。苗种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表光滑、富有粘液、规格整齐、活动能力强,注意剔除体表或口腔内有伤的鳅种 二、在饲养时,可投喂麦麸、米糠、花生饼、豆饼、菜饼、蚯蚓、蝇蛆及浮萍等植物性饲料,适当搭配少量鱼粉、蚕蛹等平时注意投饲和施肥,如剩饭菜、畜禽粪、菜叶等,饲料要植物性与动物性配合使用。 三、同时控制好水质,当发现泥鳅窜出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体中缺氧,应停止施肥,并更换新水。池内栽植水生植物,以利于遮阴和改善水质。有了水生植物后,其根部会有一些底栖生物,为泥鳅提供天然饵料。 四、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检查泥鳅的活动、吃食、病害等情况,同时,观察养殖池有无渗漏水,泥鳅有无逃逸现象。 五、泥鳅的疾病应以预防为主,一般只要保持水质清新,泥鳅就没有那么容易生病。在养殖时,也可以通过适度施肥,使浮游生物处于良好的状态,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和营养物质,从而培育出良好的水质。 六、蚯蚓是杂食性动物,饲料来源广泛,酒糟、果皮、菜叶及生活垃圾等都可作为其饲料。猪粪可以用来养蚯蚓,把新鲜的猪粪收集起来堆放,每堆摊开晒到七成干,再加入20%的泥土地、3%的麦麸和米糠,用塑料薄膜将粪堆封严,7天左右猪粪就发酵了。然后将发酵后的猪粪平铺在坑内,上面用青草或草帘等物盖好保持湿润,20天左右即可。,泥多水少 养泥鳅最重要的还是要泥鳅适应新的生态环境,最好将养泥鳅用的水用阳光暴晒几日,泥鳅不用刻意去用什么喂养,如果家中有小型观赏鱼的鱼缸,可以混养,一般喂小鱼吃的东西泥鳅都吃,养泥鳅尽量避免光晒,泥鳅怕光.


泥鳅如何家养?在洗脸盆里能养活吗?


泥鳅是很容易养活的鱼类,它属于鳅科,是底栖性种类,平时就是喜欢呆在水底不动的。当气压变低,空气有点闷的时候,它在水里感到难受,会经常到水面直接呼吸空气,这就是它有时会翻身和烦躁不安的原因。在厕所里养泥鳅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人工养殖泥鳅可利用房前屋后的废池或菜园进行泥鳅饲养,或建池养殖,需温暖通风,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 一、苗种质量是关键,没有好的苗种,其它方面做得再好,对于养殖者来说也有一定的影响。苗种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表光滑、富有粘液、规格整齐、活动能力强,注意剔除体表或口腔内有伤的鳅种 二、在饲养时,可投喂麦麸、米糠、花生饼、豆饼、菜饼、蚯蚓、蝇蛆及浮萍等植物性饲料,适当搭配少量鱼粉、蚕蛹等平时注意投饲和施肥,如剩饭菜、畜禽粪、菜叶等,饲料要植物性与动物性配合使用。 三、同时控制好水质,当发现泥鳅窜出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体中缺氧,应停止施肥,并更换新水。池内栽植水生植物,以利于遮阴和改善水质。有了水生植物后,其根部会有一些底栖生物,为泥鳅提供天然饵料。 四、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检查泥鳅的活动、吃食、病害等情况,同时,观察养殖池有无渗漏水,泥鳅有无逃逸现象。 五、泥鳅的疾病应以预防为主,一般只要保持水质清新,泥鳅就没有那么容易生病。在养殖时,也可以通过适度施肥,使浮游生物处于良好的状态,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和营养物质,从而培育出良好的水质。 六、蚯蚓是杂食性动物,饲料来源广泛,酒糟、果皮、菜叶及生活垃圾等都可作为其饲料。猪粪可以用来养蚯蚓,把新鲜的猪粪收集起来堆放,每堆摊开晒到七成干,再加入20%的泥土地、3%的麦麸和米糠,用塑料薄膜将粪堆封严,7天左右猪粪就发酵了。然后将发酵后的猪粪平铺在坑内,上面用青草或草帘等物盖好保持湿润,20天左右即可。泥鳅可以人工养殖。下面,我们来看看家里如何养殖泥鳅吧。01水族箱如果家里没有池塘的话,则可以准备几个水族箱,然后把泥鳅养殖在水族箱中。02砂石泥鳅属于栖息的生物,因此,需要在水族箱中铺上一层薄薄的砂石。03增氧装置把泥鳅养殖在水族箱的时候,要准备一些增氧装置,以免泥鳅缺氧,而发生死亡现象。04鳝鱼类养殖泥鳅的时候,最好不要跟其他的鱼类一同养殖,尤其是鳝鱼类,以免泥鳅被鳝鱼类吃掉。,1、泥鳅要饲养在最适24—27℃的水温范围。2、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无论米糠,或者麦、蝇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喂量一般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3、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4、要捕获泥鳅,首先要把池水放干,采取捕大留小的办法,以确保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利于继养和高产。5、随着鳅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应有的深度,平时浅一些,炎热高温时可加深一些,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6、秋末冬初,水温降至10℃~15℃,泥鳅摄食量降低,即可进行捕捞。PS:泥鳅是小型底层鱼类。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适应性较强,可在含腐殖质很丰富的环境内生活。当水缺氧时,可进行肠呼吸,而在水体干涸后,又可钻入泥中潜伏。发各类小型动物为食。为批产卵,繁殖期主要5~6月。受精卵粘附在水草上孵化。最大个体可长达300毫米,肉质优良,为出口水产品之一。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泥鳅不仅能用鳃和皮肤呼吸,还具有特殊的肠呼吸功能;当天气闷热或池底淤泥、腐植质等物质腐烂,引起严重缺氧时,泥鳅也能跃出水面,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气,而由肠壁辅助呼吸,当它转头缓缓下潜时,废气则由肛门排出。每逢此时,整个水体中的泥鳅都上升至水面吸气,此起彼伏,故西欧人对它有“气候鱼”之称。冬季寒冷,水体干涸,泥鳅便钻入泥土中,依靠少量水分使皮肤不致干燥,并全靠肠呼吸维持生命。待翌年水涨,又出外活动。由于泥鳅忍耐低溶氧的能力远远高于一般鱼类,故离水后存活时间较长。在干燥的桶里,全长4~5厘米的泥鳅幼鱼能存活1小时,而全长12厘米的成鱼可存活6小时,并且将它们放回水中仍能活动正常。泥鳅多在晚上出来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类等,有时亦摄取水底腐植质或泥渣。泥鳅2冬龄即发育成熟,每年4月开始繁殖(水温18℃),产卵在水深不足30厘米的浅水草丛中,产出的卵粒粘附在水草或被水淹没的旱草上面。孵出的仔鱼,常分散生活,并不结成群体


养泥鳅什么样的池子最好


养泥鳅用水泥池好。水泥池泥鳅养殖技术:一、设施建设1. 水泥池水泥池可建成地下式、地上式或半地上式。池壁最好用24cm砖墙砌成,池底先用“三合土”打底,然后浇一层5-10cm的混凝土,内外壁及底面用水泥抹光。根据地形,可修成长方形或圆形,面积50-200m2左右,池深1.0-1.2m,水深0.5-0.7m。长方形的池子容易修建,便于拉网,池底应向短边有一定倾斜度(2%-3%)。圆形池子排污能力较强,底面中心为全池最低处。由于泥鳅具有避光性,水泥池上应搭建遮阳网,在炎热的夏季也起到降温的作用。2. 排灌设施排灌设施的要求是要能自行排尽池水,并能及时加注新水。在池子最低处设排水口,排水口直径10-20cm,其上用直径60-80cm、高1.0-1.2m的圆桶状滤网罩住,既避免因吸附污物而影响排水,又不伤鱼。在池外的排水口,可设一活动的竖立园管,池水从该管上部排出,该管的高度即为池水的深度,可根据需要设计该管的高度。将该管从排水口拔出,则可排尽池水。进水口应高于池水水面,水源如为地表水,进水口应用滤网罩住;如为地下水,在加水时应有一段曝气的过程,以便地下水增温、增氧。滤网网目为2mm。二、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新建的水泥池首次使用前,需用清水浸泡15d以上,“试水”无害后方可以放鳅苗。水泥池使用前用清水将池子洗刷干净,曝晒4-5d,然后用漂白粉(20g/m3)或三氯异氰尿酸钠(5-10g/m2)等消毒液全池泼洒消毒。24h后将消毒液排净,并加入新水50-70cm,10d后就可以放泥鳅苗了。三、放养:泥鳅的养殖周期一般为5-9个月,有当年苗(人工繁育苗)直接养成和隔年苗(野生苗)养成两种形式。放养的鱼种要经过严格筛选,确保无病无伤,游动活泼,体格健壮,规格尽量保持一致。1. 鳅苗消毒用食盐水消毒时,由于食盐溶液对泥鳅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泥鳅分泌大量黏液,不利于泥鳅成活,故建议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用量为10-20mg/L,浸浴5-10min。2 .鳅苗的放养由于泥鳅对低氧的耐受力较高,其放养密度可按春季水体缓冲度的上限来设计,这是泥鳅进行高密度养殖的依据之一。当年苗的放养规格3-5cm,密度200-300尾/m3;隔年苗的放养规格6-8cm,密度100-200尾/m3。四、饲料与投喂1 .饲料可以购买泥鳅专用(膨化颗粒和沉性颗粒)饲料,也可以自己加工。参考配方:鱼粉10%-15%,豆粕25%-20%,花生饼20%,菜籽粕5%,啤酒酵母5%,膨化玉米粉35%,另加食盐0.2%,磷酸二氢钙2%,添加剂。2 .饲喂100m2池子设饲料台3-4个。饲料台面积1m2左右,其周边应有10cm左右的垂直沿,以防饲料团被泥鳅拱落水中。饲料台应沉入水中20cm左右。鳅苗入池第2d就可以投喂。将粉状配合饲料拌合成软团状置于饲料台上,如有条件,可将动物性饲料剁碎掺入(鳅苗40%、中鳅20%、成鳅5%左右)。投喂要做到“四定”,日投喂3次,6:00、13:00、20:00。日投饵量按池中泥鳅总重的3%-7%计算,并根据季节、天气、吃食情况适时增减,以投喂1h后无残饵为宜。放养野生苗时,放养后1星期内投饵量应为正常的50%,驯化适应后按正常投喂。五、日常管理1. 换水春秋季每7d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3-1/2,夏季每3d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5-1/4,并要彻底排出底层污水。2 .光温控制春秋季需要阳光照射,夏季需要遮阴。水温应控制在30℃以下,以不超过28℃为佳。控制方法为池子上方设置遮阳网和加换新水。加换新水时要注意新水的量和温度,避免换水前后水温变化超过5℃。3 .有害藻类的控制青泥苔是泥鳅池中常见的有害藻类,常生长在池壁、滤网、饲料台,与水体浮游生物争夺营养,缠绕泥鳅,败坏水质。一旦发现必须清除。可用0.7×10-6硫酸铜全池泼洒清除。4. 观察摄食情况每天投喂饲料时都应观察泥鳅聚集、摄食状态,观察长势,10-15d抽样1次,抽查测算泥鳅生长速度、饲料系数,以便调整日投饵量和饲料配方。5 .巡塘每天早中晚巡塘,及时捞除病泥鳅,清除残饵和杂物,尽可能做到早发现问题早解决,并做好记录。六、 病害防治1 .预防措施(1)消毒放养前对养殖池和鳅苗消毒。每15-20d用生石灰(20g/m3)或二氧化氯(0.15g/m3)全池泼洒,保持良好环境,并对食料台经常清洗消毒。(2)药饵每月投喂药饵1次,药物为大蒜素或保肝解毒宁等,每次连喂3-6d,可清热解毒,增强泥鳅体质,预防肠炎。2. 常见疾病的防治(1)水霉病使用水霉净0.15-0.30g/m3全池泼洒,1天1次连用3d。(2) 打印病溴氯海因0.15-0.20g/m3全池泼洒,1天1次连用2d。(3) 烂鳍病聚维酮碘0.45-0.75g/m3全池泼洒1次,隔日再用1次。(4) 寄生虫病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0.7×10-6的浓度全池泼洒。或晶体敌百虫按0.5-1.0g/m3的浓度全池泼洒。,7-0泥鳅稍微有点挑战性,如果没技术就买200斤规格五公分以上的泥鳅回来养,水深保持0,五公分以下的没点技术就不要养了.8米,另外套养8条白鲢+6条花鲢,如果不用增氧机就不要再养别的鱼了,小泥鳅养殖水泥池的建造 泥鳅养殖产量多或少,这跟选择场地建池也有一定的关系,那么,小泥鳅养殖水泥池的建造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场地? 1.场地的选择 水泥池养泥鳅应该选择通风、向阳、地势较低且进排水方便的安静地带建造。选择建池场地时,应考虑下列四种因素:第一,场地要选择在高中之低、低中之高处;第二,池子应设计建在无树荫遮蔽、无墙壁挡风的地方;第三,水源既要求丰富,又要无工业污染和化学农药污染;第四,池子应建在环境好、安静、无人畜嘈杂和机械噪声之处。 2.地基的挖掘 场地选择好后,根据不同地理条件、不同的规划,可设计建造长方形、正方形庄的水泥鳅池。池子的面积小可在10平方米左右,大可在40~50平方米左右面积不等。 一般一次建 池,两个池子或者多个池子联合动工修造,这样既可节省投资,又可以为今后泥鳅的分池喂养打下基础。 在挖基造池时,要注意的是,要使池底低于地表1米以下,这样可使今后养殖泥鳅时,保持池底泥层中的温度基本平衡,即温差较稳定,以利泥鳅养殖时期正常生长或在人蛰时安全越冬。 3.小泥鳅池子的建造 水泥鳅池在建造时,一般用水泥沙浆做墙。墙高1.5米。池子砌好后,要将内墙粉光,不渗漏。池底也要用水泥筑好地平。地平的四周要一丝不苟地施工,以防池子建好后漏水。 在水泥池子的建造过程中,要留好两孔,即进水孔和排水孔。进水设在墙高1米处;排水孔设在墙高0.2米处。孔的大小可根据池子的大小来灵活决定。 在建造排水孔时,可用一酒瓶从内墙向外塞入孔内,待水泥半凝固时,轻轻将酒瓶旋转拉出,使出水孔呈酒瓶颈尖壮。日后用酒瓶做开关,十分方便。如果有时池外的水位高于池内的水一位,可在排水孔外端做一个堡。堡长0.4米,宽在0.3米高0.3~0.4米。建堡时,在堡内也塞一酒瓶,使酒瓶颈尖与内孔的酒瓶尖相对,待水泥半凝固时,拉出堡内的酒瓶。这样无论是池内水大还是池外水大,都不会因水的压力而挤出排水口的酒瓶。如果盖子楔口漏水,可塞少许稀泥于孔中,再塞入酒瓶,这时,你会发现瓶子堵得滴水不漏。 4.进土 水泥池子建好后,要经常湿水,一星期后,水泥彻底凝固,这时可进行脱碱工作。脱碱5~7天后,方可进土,网箱养泥鳅技术: 网箱养泥鳅,分有土养和无土养。放养4-5厘米的泥鳅种,人工饲养9个月左右,增重5-6倍,投入产出比为1:1.85-2.0。易养、易管理、易捕。 (1)网箱设置 设置水体的选择:养泥鳅的网箱可置于有流水的河沟或水体较大的池塘、湖泊或者稻田。放在流水的水体要选择流速不要太大的地方,要在泥鳅生长阶段保证流水不断,水位不能有太大的涨落差。放在池塘的网箱要求设置在水深1.5米以上,水面面积在500米2以上的池塘。放在稻田的网箱要先在稻田的一边挖深沟,要求水深在1米以上,深沟的长宽以能放下网箱为准。网箱无论设置在什么地方,其面积都不要超过水体面积的1/3。 网箱的设置:用聚乙烯无结节网片,网目在40-60目(以不逃出鳅苗为准),网箱的上下纲绳直径0.6厘米;纲绳要结实,底部装有沉子。用稀网裹适量的石头做沉子。网箱将网片拼接成长方形网箱,规格长3-7米、宽2-5米、高1.5-2米,一般以长4米、宽2.5米、高1.8米,或长5米、宽 3米、高2米的结构箱见多,面积在10-20米。网箱放置在荫避的地方,网箱用竹篙或木桩固定上下面的四角。 网箱的网衣沉入水中50-80厘米。无土养鳅的网箱,上沿距水面和网箱底部距水底应各为 50 厘米以上。有土养鳅的网箱,水位要求稍浅,网箱上沿距水面50厘米,底部着泥,底层铺上20厘米厚的粪肥、泥土,先铺粪肥10厘米,再铺泥土10厘米。箱内放水葫芦或水花生,所放数量以覆盖箱内的2/3水面为宜。在整个生长季节,若放养的植物生长增多,要及时捞出。始终控制水草占有2/3水面。 (2)鳅种放养 在2月底、3月初插入网箱,清整消毒后,开始购进鳅种,最好在3月底鳅种全部入箱。每平方米放4-5厘米的鳅种200-300尾。鳅种入池前用3%的食盐水浸泡15分钟,进行彻底消毒。 (3)饲养管理 投饲技术及方法:网箱养泥鳅以人工投饵为主,可投喂动物类为主辅以部分植物类的人工配给的团状饵料,还可投喂商品配合饲料,但成本较高。日投饲量为泥鳅体重的3-5%,分早、中、傍晚三次投喂。视泥鳅的吃食量酌情增减。 水质管理:在日常管理中,要勤刷网衣,保持网箱水体的交换、溶氧丰富,并使足够的饵料生物进入箱内。 病害:定期用生石灰或其他消毒药物对网箱进行灭菌消毒;防止农药、化肥等污染和敌害生物侵袭;同时,经常检查网箱,如有漏洞立即补好。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