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增养殖 (海参增养殖容量计算)
这几天突然对海参增养殖 这个知识点感兴趣,于是查找了不少资料,对此有了不少了解,本文就针对海参增养殖 以及海参增养殖容量计算这个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对有同样困惑的朋友有所帮助。
本文归纳为以下目录
海参纤毛虫怎样防治
淡水贝壳黄蚬怎样养殖
海参纤毛虫怎样防治
海参保苗技术 一、 秋季海参保苗防病管理技术 进入秋季,水温逐渐下降,温差大,易导致应激反应,海参抗病力和代谢能力下降;近海海域污染严重现象有增无减,PH值等容易出现超标现象,引发海参中毒现象并可能引发幼苗及体弱苗种病毒、细菌感染等。 1、 主要病症表现: ⑴海参苗吐肠、身体僵硬、发黑。 ⑵摇头、扭劲儿、刺短、苗种发白、甚至化皮。 2、 预防措施: ① 重在水质管理:注意水质观测,定期投放生态菌水产专用制剂“原液”和塘底净,净化、平衡水体水质,抑制有害菌繁殖,从而避免病害。 ② 使用生态菌水产专用原液进行拌料饲喂,增强抗应激、抗病能力,促进营养平衡吸收。 3、 治疗方法: ① 如因水质超标或出现病害迹象,可加量投放生态菌原液和配合投放塘底净每立方米水体各5~10克左右,每1~2天一次,连续3~5次。并在治疗期间加大拌料原液浓度。一般来讲即可抑制病害发展,逐渐治愈。 ② 如已经出现病毒感染引起的化皮现象,可选用二氧化氯(2毫克/立方米水体)等抗菌抗病毒类药物连续使用3~5天。注意水质观测,及时使用生态菌水产专用制剂恢复水质。 ③ 病害防治,重在“防”,一旦出现严重病害再采取措施,就算能够遏制,但损失也不可能全部避免,注意日常管理,最为关键。 二、 冬季海参保苗特点及管理方法: 11月至次年3、4月份,为冬季保苗期,此期间温差大,易造成应激反应;成本高、换水量受到限制;容易因为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引发肿嘴、吐肠、化皮等病害; “冬季保苗、重在预防”!管理方法及注意事项简介如下: 1、水温调控:建议10月末根据水温情况应开始缓慢升温,升温过急、过大均容易引起不良反应。6000头左右大小的参苗,建议升温至15~17℃左右。2000头左右大小的参苗,温度可在10~12℃左右饲养。 2、饲喂量的控制及饵料处理:饲喂量不宜过大,应坚持使用生态菌水产专用EM原液拌料饲喂(每公斤饵料使用原液3~5克左右),尤其12月~3月参苗的抵抗力相对较差,拌料添加可有效的提高参苗的抗病能力,并促进增长。 3、水质管理:及时检测水质指标(主要是氨氮、亚硝酸盐),以此为依据,适当调整换水量;定期投放生态菌原液和塘底净进行水质、底质改良,冬季水温低,微生物分解有害物质的活动能力相对下降,切忌已出现如池底腥臭味或参苗出现不适反应时再采取措施。 4、可适当定期使用消毒药剂,定期消毒,同样注意消毒3天后,要及时采用活菌恢复生态环境。 把握水产前沿技术、追踪水产市场动态 2009-08-26 13:33 [水产QQ群] 水产行业QQ群大汇集,共创水产行业交流大平台,欢迎您的加入。
囍水产 等级: 三级会员 贴子:772 积分:2021 水产币:0 注册:2009-06-08 来自:南京 第 3 楼 回复:[求助][原创] 海参育苗保苗大棚的建造方法 地处山东半岛的长岛县是山东省惟一的海岛县,以盛产海参、鲍、海胆、栉孔扇贝而闻名于海内外,随着我国正式加入WTO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外市场对渤海海珍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目前制约海珍品增养殖大力发展的瓶颈所在是苗种的数量和质量问题。因此,强化海珍品育苗、保苗设施建设,提高育苗能力,加快对新苗种的开发和驯化,对促进海珍品增养殖的快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近几年来,长岛县众多企业、个体户在县水产科研所的技术指导下,迅速掀起兴建大棚育苗、保苗及滩涂圈池养殖海参的浪潮,截止目前,全县已建育保苗大棚500余个,每个大棚以投资30万元计算,年最低毛收入可达65万元,纯利达30余万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本文就育苗保苗大棚的设计、施工作一简单介绍,仅供参考。 一、育苗大棚位置的选择 海参育苗大棚的位置应选择在靠近海边、地势稍高的地方,以方便抽取海水、排放废水。 1.取水口 海水取水口处要求海水水质清洁、无污染、无杂物;取水水泵、水龙头用滤网罩住,减少藻类的进入。 2.排污口 育、保苗水池定期排放废水的排污口应远离取水口,距离不少于50米。 二、大棚地基处理 大棚内水池是地上式结构,根据养殖的需要,水池必须满足不渗漏的要求,因此池底、池底与池壁连接处的防渗处理尤为重要。大棚施工结束后,夯实棚内地面并铺设10厘米碎石垫层,然后采用C20混凝土现场浇注地面。 三、设计施工(以300平方米水体大棚为例) 1.育苗大棚尺寸 大棚外墙用空心砖(尺寸:40厘米×20厘米×19厘米)砌筑,棚内净长35米,净宽12米,棚平口高2.2米,最大拱顶高度4米。大棚长边侧墙留有铝合金窗,每侧6个,短边山墙无门窗。大棚棚顶采用钢筋弓型梁构造,跨度12米,上用整张黑色塑料布罩住,塑料布上铺草帘子,并牢牢固定,以防大风毁坏。 2.棚内水池尺寸 水池四周墙壁用砖(24厘米×12厘米×5厘米)砌筑,70号水泥沙浆勾缝,墙体厚度25厘米。水池内间隔出的小池墙体厚13厘米,水池沿大棚宽度一分为二,对称布置,中间为人行道兼排水通道。每个小水池净长5米,净宽2米,池深视育苗、保苗而定。若育苗兼保苗则池深1.2米~1.8米,一般取1.5米;若只保苗则池深0.8米即可,每个小水池都预留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在靠外墙一侧,排水口在靠人行道一侧,排水口距池底3厘米,各有阀门控制。小水池之间互不相通,各自独立,300平方米水体可布设小水池30个。采用“五层作业面法”进行抹面处理,严防渗漏。两排小水池之间为人行道兼做排水通道,宽0.8米~1米。 3.锅炉房 冬、春季由于气温、水温低,不利于育苗、保苗,因此应修建供热锅炉房,向棚内供暖,以保证水温在15℃~16℃,利于海参苗的健康成长。采暖散热片可安装成壁挂式或直接放入水池中。供热形式水暖、气暖均可。对于大型育、保苗企业,以2000平方米水体为例,如果用锅炉供暖,只燃煤一项年需7万元,加上管路、散热片、锅炉,需要投资很大。为减少投资,可在适当位置钻一眼海水井。钻一眼70米~80米深的海水井,配套水泵后仅需8万元资金,可比烧锅炉节省开支。 4.海水井 海水井内海水温度常年为15℃~16℃,接近恒温,这一温度正是海参生长最旺的温度,抽取海水井中的恒温水直接输送到大棚内的水池中,循环往复,这样既有利于海参苗的生长,又可大幅度降低成本,还可解决供暖提温水温不好控制的问题,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5.输、排水管路 沿大棚两个长边的水池墙顶固定铺设直径100毫米的PVC管,并按水池的数量分设三通短管,向水池内输水,各三通管都有阀门控制。有的个体户为减少投资,用移动式软管代替固定管向各水池内分别输水也可。人行道兼做室内排水通道。出口在大棚山墙一侧(施工时已经预留了进水管、出水管口),排出的废水经棚外排水管(直径150毫米)排到远离海水取水口的海里。 6.水池内育、保苗筐的放置 标准海参育苗筐为白色塑料筐,成四棱台体状,上口尺寸43厘米×40厘米,下口尺寸33厘米×30厘米,高40厘米。小水池内一般放筐3米~5排,每排12个,筐顶与水面相距40厘米,水深不宜太大,否则海参苗经受不住太大的水压易死苗。育苗时,沿水深挂2层,底层筐直接挂放在池底,上层筐与之留20厘米~30厘米的距离,一般每个小池挂50个~60个为宜;保苗时,只挂一层。一般育苗10天~15天即可出苗。 海参的人工育苗、保苗技术,在山东省长岛县已广泛推广应用,它不但能够解决海参抗病能力低的问题、改善天然资源在人类大量采捕下日渐衰竭的情况,而且会使海洋环境得到恢复和改善,是沿海渔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该技术在沿海地区推广应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淡水贝壳黄蚬怎样养殖
河蚬又称黄蚬,是一种淡水贝类,其贝壳中等大小,略呈正三角形,壳质稍厚且坚硬,成体壳长40毫米左右,壳面颜色变化较大,常与栖息环境有关,呈棕黄色、黄绿色或黑褐色,壳面有粗糙的环肋。河蚬平时栖息于江河、湖泊、沟渠或池塘内,穴居于水底生活,并以硅藻、绿藻或轮虫等浮游生物为食,一年四季皆可繁殖,性腺最丰满期是5月至8月,最佳采捕利用期为1龄~2龄。 河蚬经济价值较高,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据分析,每百克蚬肉含蛋白质15克,脂肪3克,而所含的维生素A、B1、B2、B12、C及铁、钙、镁等营养物质也很丰富。此外还含有一定量的钴和牛黄酸等成分。蚬肉除可炒、煎、炸、滚汤外,还可加工成蚬干、罐头和冻蚬肉等产品。河蚬除作菜肴外,它还具有药用价值和食疗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蚬肉能下温气,利小便"。另据现代药书等记载:河蚬肉有清热解毒之功效。适量食用蚬肉可治疗疔疮肿毒、湿热黄疸、不便不利等症,对治疗夜盲症和促进母体乳汁分泌、加快产妇产后身体恢复也有作用。而蚬肉中丰富的维生素B12对治疗贫血有特殊疗效。河蚬所含的钴成分对维持人体的造血功能和恢复肝功能也有辅助作用。民间记载常喝蚬汤、常食蚬肉还令人筋骨强壮。 由于河蚬所具有的营养、药用及食疗价值,因此,它不但在国内许多地方受到人们的喜爱,而且在日本、韩国及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普遍受到欢迎,故河蚬也是出口创汇品种。 目前,开发利用河蚬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组织渔农民在有资源的江河水域中适量来捕河蚬,常年均可进行或分阶段进行。可采用网眼为2厘米左右的抄网或耙网捕捞,若是单艇操作,可捕大留小。二是为适当保护自然资源提高产量,可发展江河湖泊人工增养殖。其增养殖的方法是:选择水深约2米,沙泥底质,地势平坦,有一定肥力,浮游生物丰富的水域放养蚬苗,放养时均匀散放,密度为每亩15千克左右(规格0.5厘米~1厘米),放养后4个月~5个月便可长成商品蚬,可做到当年放养当年收获。三是利用池塘养殖。池塘面积2亩以上,水深1米以上,底质以沙土为宜,放养前要清除敌害生物并暴晒池底15天以上,然后注水施鸡粪等农家肥150千克~200千克。每亩放蚬苗100千克左右。养蚬池塘还可同时混养草、鳊、鲢、鳙等鱼类(但不能混养青、鲤鱼),池塘养河蚬经5个月~6个月即达商品规格,个体重4.5克以上便可收获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