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蟹养殖 (花蟹养殖基地图片)

养牛 用户投稿 2023-12-06 03:59 391 0

今天天气不错,待在家里闲来无事,给大家介绍下花蟹养殖 的相关知识,另外也会对大家比较关心的花蟹养殖基地图片这个知识进行介绍和讲解,如果本文的知识能为您解决心中的疑惑,那麻烦收藏本站,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归纳为以下目录

麻虾的介绍和花蟹的介绍

海水如何养殖花蟹,请具体回答

如何养殖飞蟹

饲养螃蟹中应注意哪些天敌




麻虾的介绍和花蟹的介绍


麻虾是本地独产于海淡水交界处淡水中的一种野生小虾,皮薄质软,只有芝麻大小,该虾单体重0.006g,体长0.9cm,富含蛋白质、钙、锌等营养成份,味道鲜美独特,民间自古就用麻虾熬酱招待客人,其独特的味道让客人留下“好菜一桌,不抵麻虾一唰”之感叹。花蟹(远海梭子蟹) 头胸甲宽约为长的2倍,梭形,表面具粗糙的颗粒,雌性的颗粒较雄性显着;前额具4齿,中间1对额齿较短小,成体的较尖锐,幼体的较圆钝;前侧缘具9尖齿,末齿比前面各齿大得多,向两侧突出。螯脚左右大小不同,瘦长,雄性螯脚长度约等于头胸甲长的4倍,表面具花纹。雌雄体色有明显差异。雄性除在螯脚之可动指与不可动指及各步脚的前节、指节为深蓝色外,其余部位大都呈蓝绿色并布有浅蓝或白色斑驳。雌性头胸甲前部为深绿色,后部布有黄棕色斑驳;螫脚前节腹面淡橙色、延伸至可动指及不可动指基部,二指前端为深红色;步脚前节和指节淡橙色。


海水如何养殖花蟹,请具体回答

花蟹养殖 (花蟹养殖基地图片)

海水增养殖业是海洋渔业中的新兴产业,这种产业的发展依赖于海洋生物资源增养殖技术的进步。关于什么是增养殖业和增养殖技术,国内外都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一般地说,其中包括养殖和增殖资源两部分。养殖是指从育苗、养成到收获完全在人的管理之下所进行的生产活动;增殖是指通过人工措施,如放流苗种,建立人工鱼礁改造渔场环境等,使资源得到增加的活动。海水增殖和养殖技术包括育苗、饵料、防治病害、改造渔场环境,以及其他增养殖工程技术等。我国的海水增养殖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且有些领域也比较先进。例如,50年代海带育苗和人工养殖技术获得成功,使海带养殖业从北到南迅速展开,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海带养殖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60年代紫菜育苗技术获得突破;70年代贻贝育苗技术获得突破,形成大面积养殖业。80年代对虾工厂化育苗和养殖技术成功,在全国沿海兴起了养虾热。扇贝、鲍鱼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成功之后,在辽宁、山东等省又兴起了扇贝热、鲍鱼热。目前,网箱养殖鱼类在广东、福建兴起了新的热潮。但是,在养殖品种的选育和改良、鱼类苗种的大量繁育和养殖、配合饵料的开发、贝藻类产品加工方面,其技术和方法落后于日、美、苏等国,从而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海水增养殖按品种分类可分为藻类、贝类、甲壳类、鱼类和海水丰年虫养殖等。其中,藻类和贝类养殖历史悠久,成熟技术比较多,甲壳类中的虾、蟹类养殖技术发展也很快。鱼类增养殖技术进步比较慢,目前只有少数品种实现了大面积增养殖。我国海水增养殖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考虑:(1)采取多种形式推广已经成熟的适用技术,提高群众的养殖技术水平,扩大高产面积,提高养殖品种的质量和产量。其中包括:①推广我国科研单位取得的科研成果;②引进国外的优良养殖品种和先进的养殖技术;③普及群众中涌现的大面积高产养殖经验。(2)组织科技力量攻关,突破某些海珍品、滩涂贝类、经济鱼类的苗种关,解决对虾亲虾越冬问题,解决配合饲料系列化、尤其是微颗粒饲料的配方和加工技术问题,研究基础生物饵料和鱼虾病害防治问题。这是我国海水养殖实践中已经遇到的科学技术问题。如果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则我国的海水养殖业就可以登上一个新台阶。这也就是我国海水养殖技术的主战场。(3)发展有重大意义的新兴领域。从目前国内外海水养殖技术的发展趋势看,有些正研究试验的领域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应适当组织力量跟踪。例如:①利用生物工程改良和选育生长快、抗病力强、饲料转化率高、可密集养殖的品种,有可能使海水养殖业获得飞跃性发展。目前,日本已用生物工程培育出了一年两次产卵的虹鳟鱼品种和紫菜、海胆等优良品种。我国科研人员正在利用生物工程研究某些品种的全雌养殖,并希望由此提高质量和产量。②微藻养殖具有获得重大突破的可能性。西德科学家培育了一种生长期只有两天的海藻,其蛋白质含量高达55%。在一公顷水面上生长的这种海藻,可以制取20吨粗蛋白,这等于40公顷土地上所产大豆的粗蛋白数量。苏联、美国、日本等国也都很重视海藻养殖问题。③海水丰年虫养殖也有很可观的前景。丰年虫既可作为水产养殖生物的饵料,又可以生产高蛋白食品和提取药物。据预测,90年代海水丰年虫集约化养殖技术就可以成熟,那时,丰年虫的养殖周期为两周,一立方米水池的生物量可达25公斤。


如何养殖飞蟹


“飞蟹”是“三疣梭子蟹”的同义词。三疣梭子蟹Portunustrituberculatus,俗称梭子蟹、白蟹,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是中国沿海的重要经济蟹类。其生长迅速,养殖利润丰厚,已经成为中国沿海地区重要的养殖品种。 (1)水温:适应水温8~31℃,最适生长水温为15.5~26.0℃。在不同的水温环境,三疣梭子蟹的活动情况不一 三疣梭子蟹 样。水温在~1.5℃时,不摄食,部分个体在浅水区冻死;在0~6℃时,不摄食,昼夜潜砂,呈休眼状态;在8~10℃时开始停止摄食,活动力弱,潜伏在深水处;在14℃时,摄食量下降,开始向深区移动,活动正常;在15~26℃时,摄食量大,活动正常,生长快;在17~21℃时,交尾高峰期;在14~21℃时,开始发现抱卵群体;在12~14℃时,开始产卵。 (2)盐度:适应盐度13~38‰,最适生长盐度为20~35‰。越冬适应盐度为28~35‰。盐度低于8‰或高于38‰,停止摄食与活动,一天后全部死亡。 (3)其他因子:pH值适应范围为7.5~8.;溶解氧不能低于2毫克/升,化学耗氧量一般不超过12毫克/升;硫化氢不超过0.2毫克/升;24小时内铜离子的半致死浓度为58毫克/升。 生活习性:梭子蟹白天潜伏海底,夜间出来觅食并有明显的趋光性。养在池塘中的梭子蟹日出日落时在梭子蟹朋比较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现象。梭蟹游动时,身体倾斜倒垂于水中,第5步足频频摆动,作横向或不定向的水平游动。潜入泥砂时,常与池底呈15~45度的交角,仅露出眼及触角。梭子蟹无钻洞能力,池塘养殖不必设防逃设施。水温在18℃以下,梭子蟹多潜估在池塘边的砂堆里。 摄食习性:梭子蟹属于杂食性动物,喜欢摄食贝肉、鲜杂鱼、小杂虾等,也摄食水藻嫩芽,海生动物尸体以及腐烂的水生植物。而且不同生长阶段,食性有所差异,在幼蟹阶段偏于杂食性,个体愈大愈趋向肉食性。通常白天摄食量少,傍晚和夜间大量摄食。但水温在10℃以下和32℃以上时,梭子蟹停止摄食。 繁殖习性:三疣梭子蟹雌雄异体。一般寿命为2年,很少超过3年。其生物学最小型为头胸甲长5.1厘米,雄性最大的个体为头胸甲11厘米,宽22厘米,体重710克;雌性最大个体为头胸甲长10.5厘米,宽22厘米,体重730克。产卵繁殖的群体主要由1—2年生的亲蟹组成。雌性产卵孵化结束后即死亡。雄性可经过2—3天交配后死亡。越冬的三疣梭子蟹其交配时间为每年的7—8月间,而当年生的梭子蟹交配盛期为9—10月间。


饲养螃蟹中应注意哪些天敌


河蟹的天敌包括鼠害、蛙害、鸟害等,应采取有力的保护措施,使河蟹远离天敌威胁。  养殖注意事项。  ⑴选购优质的蟹苗:蟹苗质量的好坏决定了最后成蟹的品质,切忌从不正当渠道收购廉价蟹苗进行养殖。  ⑵预防河蟹性早熟:河蟹性早熟会导致成蟹的品质降低,收益下降。引起河蟹性早熟的原因主要是蟹苗质量差,投饵过度,水质不好。预防措施是,控制投饲量和投饲质量,控制放养密度,控制水质水温。  ⑶ 注意水质的调节,减少河蟹穴居:选择安静、水源充足、水质良好,透明度30-40厘米、无污染、水温适宜的地方进行养殖。养蟹水体要求由深、浅两部分组成,水中种植水生植物。注意饲料营养,青、粗、精饲结合。  ⑷防病防天敌:定期泼洒生石灰,每20天泼洒1次。河蟹对农药和化肥敏感,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农药 (如乐果、敌百虫等),稻田养蟹也要少用化肥,以免造成损失。  防逃是养蟹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防逃设施以玻璃钢瓦或钙塑板为好。用塑料薄膜虽然经济,但易老化,牢固性差,易破损。且漏洞不易发现,易造成逃蟹。每天坚持早晚各巡塘1次,经常观察河蟹的摄食、活动情况,定期检查防逃情况,特别是在下雨、起风前要做好检查工作,发现破洞及时修补。及时清除残饵及死蟹。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