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脚立鱼苗养殖 (黄脚立鱼一般多大一条)

养鱼 用户投稿 2023-11-28 13:59 381 0

这几天突然对黄脚立鱼苗养殖 这个知识点感兴趣,于是查找了不少资料,对此有了不少了解,本文就针对黄脚立鱼苗养殖 以及黄脚立鱼一般多大一条这个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对有同样困惑的朋友有所帮助。


本文归纳为以下目录

黄腊鱼养殖技巧养殖技术

黄脚立鱼的做法有几种?怎么做?

怎样在购买时区分鱼有没有药味

请问鰟鮍鱼该怎样养?

淡水石斑鱼(如图这样的)该怎么养殖啊? 谁能帮帮忙啊?介绍下经验...




黄腊鱼养殖技巧养殖技术


黄腊鱼养殖技巧养殖技术:1. 放养密度放养鱼苗规格要整齐,以避免相互残杀,一般在标粗阶段,每个网箱可放养2000尾,经过1-2个月后,放养密度减至1000尾,当体长长到3-5厘米时,调整密度为200-500尾,在养成阶段,保持8-10公斤/米3。2. 在海区环境较好,管理水平较高的条件下,最大放养密度可达20公斤/米3。3. 黄鳍鲷为浅海暖水性底层鱼类。4. 幼鱼的适温范围较成鱼窄,生存适温为9.5~29℃,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7~27℃;致死低温为8.8℃,致死高温为32℃。成鱼则可抵御8℃的低温和35℃的高温。5. 适盐范围较广,在盐度为5°~43°之间的海水中均可生存。黄鳍鲷可以从海水中直接移入淡水,在半咸水中生长最佳。6. 黄鳍鲷有明显的生殖迁移活动,在产卵期来临之前约2个月,从近岸半咸水海区向高盐的深海区移动,产卵后又回到近岸。一龄鱼性腺开始发育,至二龄即发育成熟。7. 在我国南方近岸产卵适温为17~24℃,最适温度为19~21℃。10月下旬至翌年2月产卵,盛产期为11~12月,1~2月份可见鱼苗。8. 卵为浮性分离卵,圆形,无色透明,卵径0.69~0.87毫米,油球径0.22~0.23毫米。9. 在水温21~23℃时,经过35个小时即可孵化出仔鱼。10. 黄鳍鲷食性较广,对饵料要求不严格,仔鱼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成鱼以植物性饵料为主,主要为底栖硅藻,也摄食小型甲壳类。11. 仔鱼在饥饿时,常发生相互残食的现象,因此在人工育苗时要特别注意,饵料投喂一定要均匀。12. 黄鳍鲷适应力强,生长快。自然界中的黄鳍鲷一龄鱼体长16.9厘米,重150克;二龄鱼体长21.8厘米,重325克;三龄鱼体长26.2厘米,重550克左右。注:黄鳍鲷,学名sparuslatus,(潮汕俗称)胶辣鱼、又名黄脚立、赤翅、黄立鱼、黄腊鱼。,1. 小腊鱼蒸制以后最好吃,在蒸制的时候,需要准备二百克的小腊鱼,和十克豆豉,十克蒜蓉和姜蓉,另外还要准备三花酒、生抽以及蚝油和辣椒与葱花和肥肉等调味料。2. 把准备好的小腊鱼用清水洗净,再去掉水分,放在盘子中,另外取一个碗,把所有的调料放在碗中调匀。3. 把炒锅烧干,把肥肉放在里面炒制,炒出油脂,与调料放在一起调匀,直接浇在小腊鱼上面,把锅中的油渣也放在小腊鱼的上面,然后放入蒸锅蒸制半小时左右取出即可食用。


黄脚立鱼的做法有几种?怎么做?


Miss、花驿 4级 2009-04-02原料1.黄脚立鱼2条。2.胡椒粉、蒸鱼豉油、熟油各适量。制作过程1.黄脚立去鳞去内脏后洗净。2.将鱼放在碟中,淋上适量料酒。3.隔水蒸4分钟后,倒去鱼水。4.然后继续蒸4分钟,然后再次倒去鱼水。5.加入适量蒸鱼豉油、胡椒粉及熟油即可。 冻鱼沙律  材料:黄脚立鱼一至两条,视各人喜好而定,黄脚立并非容易找的鱼种,大家可能要花点时间在超市或者专业的水产市场,甚至去到渔船上去买了。另外还有准备一些杂菜及沙律酱。  做法:先将新鲜的黄脚立鱼杀好洗净,然后蒸煮再放凉,再放入冰箱里冷冻一下,这样可以让鱼肉更结实,更有潮州冻鱼的风味,最后上碟时配上杂菜沙律及酱料即可。评论(0)10满意答案热心问友 2009-03-28材料;]做法[/url]新鲜黄脚立鱼一条,葱两棵,姜丝少许. [url=javascript.1)立鱼刮鳞去掉内脏,洗掉血水.在两面的鱼背上各划上几刀,鱼肚里抹 一点盐,塞几片姜丝和葱白. 2)盘子里先放几根葱白,再把立鱼放上去,然后再放几片姜在鱼背上. 3)锅里的水烧开后,把鱼放进锅里蒸,大火蒸8分钟. 4)蒸鱼的时候可以准备酱汁,碗里放酱油,少许盐,糖,加点水拌匀,备用. 5)鱼蒸好后,把盘子里的水倒掉,葱,姜扔掉,重新铺上切成细丝的葱丝和 少许姜丝, 6)另起锅把油烧热后,差不多冒烟就行了,然后迅速把滚油淋在铺了葱丝 的鱼上. 7)把调好的酱汁倒进锅里烧开后,浇在鱼身上即可食用。

黄脚立鱼苗养殖 (黄脚立鱼一般多大一条)

怎样在购买时区分鱼有没有药味


在挑选鱼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它是否新鲜——首先是看鱼眼,如果饱满凸出、角膜透明清亮则是新鲜鱼,如果眼球不凸出或眼内有淤血就不新鲜;其次是摸一摸鱼的表面,通常新鲜的鱼表面会有透明黏液,鳞片有光泽,不易脱落;再次掐一掐鱼肉,新鲜鱼肉肯定紧实有弹性,掐过之后凹陷会马上消失,而且没有腥臭味。活的海鱼的区分和选择1, 活的可以买到的有多宝鱼,红古鲈鱼,鲳鱼,包公,石蚌,石斑为主。而这些都是人工养殖的鱼类。鲳鱼的饲料是人工的颗粒,颗粒的成分是否含有毒性物质不知道,但养殖的鲳鱼的死亡率很高。其它的以死鱼死虾死螃蟹为主。得鱼病的时候会添加抗生素。肉质很粗,个人认为吃多了不好。2, 活的还可以买到的有 石九公, 这可是也野生的好海鱼,虽然不大,但肉味鲜美。 买石九公要买颜色鲜艳的,也代表着水质好。黑色的十九公,请不要选择,水质不好,重金属含量肯定不低,如蛇口一带的。3, 在海边的菜市场,活的还可以买到的有 黑立,黄脚立,赤立,野生的石钉,野生的芝麻斑,泥猛等。立鱼一般都是野生的,但也有少量养殖的,野生的黑立尾巴有淡蓝色,黄脚身体发白,前鲫和尾巴很黄,赤立身体为浅红色带着星点,这些都是最好的海鱼。 野生的石钉和石蚌颜色鲜艳或是红色或是乌黑色或是淡黄色。泥猛一般都是野生的,味道也不错,好的水质的泥猛和海藻的颜色很近,身体扁长,凶猛。,放了敌敌畏 啊 少吃海鱼吧


请问鰟鮍鱼该怎样养?


鰟鮍不能养在太小的鱼缸里,不然会死给你看。这玩意我钓鱼时,经常钓到,已到繁殖期,身上的颜色很漂亮,属于杂食性,小颗粒的鱼饲料,都可以喂的,建议用鱼饲料、鸡蛋黄、鱼虫配合着喂食,不要单一的用一种鱼饵。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想让他繁殖,在自然界中,鰟鮍产子需要有“河蚌”的辅助,不然较难孵化,算是一种共生关系吧。,鰟鮍鱼之饲养     鰟鮍的品种很多,我看过一些鰟鮍品种的图片,其中大概只有中华鰟鮍和彩石鲋颜色漂亮,值得饲养一些。     曾在花鸟市场看到有人卖鰟鮍鱼,有8-10cm长了,估计应该是两年以上的鱼了,五元钱一条,说是什么观赏鱼新品种。当时我看了看就暗笑,这种鱼,我才不会买呢!不过长那么大的鰟鮍鱼,可不容易捉到,除非用钓的办法,或是拉网捞,但都对鱼儿有损伤,抓回来也不好养了。我所见到的鰟鮍全部是野生的,人工繁殖难啊!     鰟鮍鱼的幼鱼,以长江、汉江分布的为例,幼鱼通常在背鳍上有黑白相间的小点,此时的背鳍相较于身体很大,所以远看鰟鮍有点象是蝴蝶!鰟鮍的食性很广,刮食藻类、水草;人工的,比如米饭、面条、蛋黄、面包屑也吃;最有营养的吃食当然是鲜活的红虫、小蚯蚓、面包虫(撕开后获取虫浆)。     一般春天捕获的小鰟鮍,背鳍带黑点的那种,养到夏天就会出现变色。雄性的鰟鮍眼睛开始发红,背鳍的黑点消失而出现红色,身上从中部到尾部显现出蓝绿色的条纹。背部出现绿色,在阳光下灿灿发光。     养过一年的鰟鮍就基本性成熟了,雄雌极容易分辨。雌性的鱼带一根细管,色彩不鲜艳,体色基本为银白;雄鱼出现婚姻色,很漂亮!臀鳍变成银白色稍带点绿,身上的蓝绿条纹以及背部的鳞片在阳光下发出蓝、绿、银白色的光,在鱼群中显得耀眼夺目。其他的鱼鳍为淡红色,如同稀释了的番茄红。应该说鰟鮍的色彩是纯天然的,因为人工的鰟鮍还没有。经过人工饲养的鰟鮍是否会更漂亮呢?这是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     繁殖期的鰟鮍有领地观念,会互相追逐争夺河蚌,但不会大鱼吃小鱼。雄鱼颤抖着展示自己的艳丽以吸引雌鱼。两条鱼会结伴同游,互相追嬉。鰟鮍鱼喜欢有水草的地方,喜欢聚堆群居。小鰟鮍幼鱼生活在水面,长大后就移居到深水了,有点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味道。单独的一只鰟鮍鱼置入鱼缸,它会感到孤单恐惧,乱闯乱撞。但一群鰟鮍鱼则胆大的多,即便身边有人,它们也会成群结队的来回巡游。鰟鮍性格温顺,不会把其他的鱼当晚餐,对死鱼的尸体,除非是饿晕了(你半年没有喂食),否则不会摄食。能够和各种鱼混养,而且常被其他鱼当成晚餐!     鰟鮍鱼应该算最象鱼的鱼,刚会画画的小孩子画出来的鱼形,就是鰟鮍的模样了。一些鱼长得象带子、铅笔、圆筒、盘子,唉!实在有损鱼儿的颜面。鰟鮍鱼流线型身材,中等游速,活泼好动。野生的鰟鮍通常不配合人类的观赏,在水中上起下落,前突后进,让人有点眼花缭乱。但也会安静下来,悄悄地觅食。     要繁殖鰟鮍,必先学会饲养河蚌。因为鰟鮍在河蚌中产卵,河蚌同时把自己的卵产在鰟鮍鱼身上。鰟鮍趁河蚌张开贝壳呼吸时完成产卵受精过程,一个星期后孵出小鱼。


淡水石斑鱼(如图这样的)该怎么养殖啊? 谁能帮帮忙啊?介绍下经验...


怎样养好淡水石斑鱼: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淡水石斑鱼体型为纺锤型,口上位,体形同鳜鱼相似。躯干两侧各有八条黑纹,成鱼体表略带黄色。胸鳍淡黄色,腹鳍、背鳍、臀鳍皆具有黑色斑纹,尾鳍黑色条纹与身体垂直。除黑白条纹外,成鱼体表为淡黄色,体色随外界水环境而变化。繁殖时,雄鱼体色较黑,雌鱼体色较淡,带有黄色,腹鳍胸位,尾鳍圆尾型,有生殖突。 2.生活习性:淡水石斑鱼为热带鱼类,淡水中生长,也可在盐度为10‰以下海水中生长,其适温范围在25℃~30℃。当水温下降至20℃以下时,摄食明显减少,水温下降至15℃时身体失去平衡,开始出现死亡现象。冬季要进行大棚保暖养殖管理,越冬期间水温要保持在19℃以上,以保证石斑鱼的正常新陈代谢。淡水石斑鱼为底层鱼类,耐低氧,抗病力强,可与罗非鱼、鲫鱼混养,以清除罗非鱼、鲫鱼池塘中小鱼苗,起到优质高产、高效的作用。 3.主要食性:淡水石斑鱼为肉食性鱼类,食肉性的特性相当强烈,鱼苗阶段,主要以浮游动物为主,个体相差悬殊的鱼苗会互相残杀,故养殖时要注意个体的差异,分塘管理。繁殖后的小鱼苗要及时捞出,以免被亲鱼吞食。从鱼苗开始驯食,能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一般可用浮水性高蛋白优质鱼类饲料进行投喂。 二、饲养管理 1.饲料管理:淡水石斑鱼刚孵化出的仔鱼全长为0.58~0.6厘米,群集在池底不停地运动,控制水温在26℃~28℃间,孵化后第6天卵黄囊就完全消失。仔鱼游至中上水层,不再群集在池底,卵黄消失后的小鱼苗,可投喂轮虫、枝角类等小型浮游动物,稍大以后可改喂高蛋白团状人工饲料,进行驯化投喂,经过1个月左右的培育,体长达10厘米左右即可下塘进行成鱼养殖。在南方地区,夏季时间相对较长,放养体长约为10厘米的鱼苗,经过100天的养殖体重可达到500克以上。淡水石斑鱼的最大体重可达到1200克以上。 2.生殖繁殖:淡水石斑鱼一冬龄就可产卵。产卵习性与罗非鱼基本相同,同样会在池塘底部挖许多产卵巢穴,产卵一般在下午,产卵后主要由雌鱼守卫着受精卵。雄鱼也协同保卫,但随着胚胎发育的延续,守卫行为愈来愈弱,直至离开。受精卵为椭圆形,卵色呈暗黄色,不透明,黏性卵,卵分散在池底上,很少有重叠现象。每尾雌鱼每次可产卵约3000粒以上,水温在26℃~29℃时受精卵经48小时即可孵化出仔鱼。 3.苗种培育:淡水石斑鱼苗种培育池以土池为好,一般单池面积为50~100平方米,水深l~1.5米。鱼苗放养前,将池水排干,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并施足基肥培肥水质,繁殖大量的浮游动物,让鱼苗下塘后就有大量的天然饵料可食,随着鱼苗的生长,摄食量的增大,池中浮游动物的数量逐渐减少,可人工增喂豆浆,当鱼苗达到3厘米以上时,其食性开始转化,这时可投喂鱼糜于食台上开始驯食,2~3天后加少量人工配合饲料投喂,以后逐步增加人工配合饲料的数量,直至全部进行人工饲料驯化投喂。日投饵量一般为鱼体重的20%左右,日投饵3次。 三、成鱼养殖 淡水石斑鱼养成可采取混养的模式,本地以主养淡水石斑鱼为主,苗种是购买南方的越冬苗种,规格10厘米,混养鱼的种类是罗非鱼、鲫鱼等,每亩水面放养淡水石斑鱼300尾,混养罗非鱼150尾,鲫鱼100尾,鲢鱼100尾。饲养期间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经过半年时间的养殖,淡水石斑鱼平均体重可达350克以上。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