鲮鱼 养殖 (鲮鱼养殖周期)

养海鲜 用户投稿 2023-11-23 01:00 358 0

昨天和朋友谈论到最近周围圈子经常谈论到的问题鲮鱼 养殖 发现大家对这个知识都有不同的见解,今天就给大家总结下鲮鱼 养殖 的知识,以及会对鲮鱼养殖周期这个点进行重点的阐述下,看完如果对您有所帮助,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本文归纳为以下目录

麻烦哪位告诉我,甲鱼好养不???

我想学池塘养鱼

一亩池塘能养几条鱼

我有一很好的养鱼的池塘环境怎样养鱼最好

山塘里养什么鱼好




麻烦哪位告诉我,甲鱼好养不???


你好,首先告诉你,从2003年开始养甲鱼的经济效益已经不行了,以我们这里(湖北省某小城市)来说,水质好,土质好,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的时候售价卖到一百六十每斤(养殖),野生的那更离谱了,因为九十年代马家军长跑的成功曝出的喝甲鱼血健身的新闻使价格一路升涨。现在谈谈怎么养殖:水土质量以江汉平原为佳,养殖周期为一年(种苗长至一斤个体),饲料自己配多以大豆、黄豆、玉米、小鲮鱼、河虾等(或加避孕激素)建议楼主考虑好市场行情等诸多因素,如果是第二投资可以试试。,基本上和龟一样养 甲鱼更偏水,陆地可以不设,但是对水质的要求更高,自来水尽量用晒过一天再用,不怎么需要晒太阳 开食可以用猪肝,稳定之后喂鱼虾瘦肉


我想学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主要饲养技术包括混养和密养、轮捕轮放、日常管理和综合经营。混养和密养 在同一池塘里混养和合理密养习性不同、食性各异或同一种类而规格不同的鱼种,是中国池塘养鱼技术的核心。鲢、鳙生活在水体上层,草鱼、团头鲂生活在水体中、下层,青鱼、鲮鱼、鲤、鲫、非鲫等生活在水体底层。将这些不同种类的鱼混养在同一池塘中时,不但可增加池塘单位面积的放养量,而且由于各种鱼类所需的饵料不同,能充分利用池塘中的各种饵料资源,产生互利关系,又防止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改善池塘生产条件。将同一种类不同规格的鱼进行混养,可在生产食用鱼的同时生产大规格鱼种,从而减少培育鱼种的池塘,扩大了食用鱼的饲养面积。在合理的密度范围内,只要水温适宜、水质良好、混养鱼类的比例和放养鱼种的规格适当、饵料质优充足、饲养管理细致,就会提高产量。轮捕轮放 即一次放足鱼种,饲养一个时期后,分批捕出其中部分达到商品规格的成鱼,再适当补充鱼种。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池塘单位水体始终保持适宜的密度,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的鱼产量。日常管理 控制池水颜色是日常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豆绿、茶褐等良好水色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标明池水中的浮游植物是以隐藻、硅藻及其他藻类为优质种群,如这些藻类形成水华,表明各种营养盐类充足,代谢中间产物分解快,溶氧状况良好。为使水色良好需适时适量施肥和注入新水,排出池水。饵料主要是水草、旱草和藻类,另补充配合饵料、油饼类、谷类和糠麸或田螺、贝类等。投饵要适时、适量、定点,以便检查鱼类摄食情况。施肥的目的在于培养池中的浮游生物,以禽、畜肥和绿肥为主。高产精养池内由于鱼类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量多,易导致溶氧量下降,威胁鱼类生存,必须及时注入新水或氧气,以避免鱼类泛池、浮头现象发生。综合经营 中国常以池塘养鱼为主,与家畜、家禽饲养、养蚕、种菜等综合经营,以充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废弃物,节约能源,维持生态平衡,提高经济效益。如广东的桑基,蔗基、果基,鱼塘,就是在鱼池堤埂植桑、桑叶喂蚕、蚕沙和蚕蛹等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桑,使鱼、桑、蚕都能很好生长,形成水陆相互促进的多种经营的良性循环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池塘养鱼技术要点 1.淡水鱼类养殖的基本概念 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目前中国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 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_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_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_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2. 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 a. 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 b. 单养、混养和套养 c. 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 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3.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条件: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_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_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_1.5米为宜。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最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4.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a.清塘消毒 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药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 b.注水和培育水质 池塘消毒后,待药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_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5. 鱼种放养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池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_0.75公斤,如放养0.5_0.75公斤的可长到1.0_1.5公斤。鲢鳙鱼一般放一龄鱼种,12_18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0.5_0.75公斤。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_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 .5公斤,团头鲂150_350克,鲫鱼100克以上。 6.高产放养模式: 各地根据多年养殖经验,经过科学总结,制订了许多放养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在此仅介绍80:20放养技术: 1). 用上述标准方法准备池塘。 2). 将规格均匀一致的能摄食颗粒饲料的鱼类(如鲫鱼)的鱼种和规格比较均匀的滤食性鱼种(如鲢鱼)放入已准备好的池塘中,大致分别占总产量的80%和20%。 3). 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计划和方法饲喂80%的鱼类。 4). 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始终将池塘水质维持在一个不会引起鱼类应激反应的水平。 5). 在收获时,主养鱼(80%)的个体应大小均匀、达到上市规格。 7.鱼种放养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宜。对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养鱼技术的养殖者,每亩水面收获时主养鱼的重量不超过以下的限量: a. 在增氧受限制、不能冲水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167公斤; b.在增氧不受限制、冲水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267公斤; c.在增氧和冲水均不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400公斤; d. 连同配养鱼20%的重量,a、b、c三类池塘的总产鱼重量分别为209公斤、333公斤和400公斤。 e. 若希望出塘平均规格为500克,则a、b、c三类池塘放养鱼总数量分别为418尾、666尾和800尾。其中主养鱼占80%,配养鱼养鱼占20%。 8.池塘养鱼的饲养管理 好的管理是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养殖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大的利润。最大的利润是通过维持生产成本与鱼种的质量和数量、饲料的质量和投喂量、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来取得的。科学的饲养管理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a.经常巡塘,观察池塘中鱼群动态 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的程度如何;日间可结合投饵和测水温等工作,检查鱼活动和吃食情况。在高温季节,天气突变时,鱼类易发生严重浮头,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及时制止严重浮头,防止泛池。 b.除草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 c.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适当水量,防涝抗旱,防止逃鱼 根据情况,10_15天注水一次,以补充蒸发消耗,使鱼类有充裕舒适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d.根据天、水温、季节、水质、鱼类生长和吃食情况,确定投饵量,及时做好防病工作。 e.做好全年饲料、肥料需求量预算和分配。 f.合理使用增氧机,投饵机等渔业机械,搞好维修保养和用电。 g.注意市场行情,及时安排出塘,有条件的地方可搞好轮捕轮放。 做好池塘日记记录和统计分析 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鱼种放养和计划收获、实际收获记录、投饵施肥记录、水质管理和鱼病记录、经济效益分析。 以上是池塘养鱼技术的主要要点。用八个字可系统地加以概括: a.水要有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适宜的水温,宽敞的水面; b.种要有优质的品种和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 c.饵要有营养全面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 d.密以较高的密度获得较高的产量; f.混适当混养肥水性鱼类; g.轮搞好轮捕轮放,也可搞轮作即上茬养成鱼,下茬养鱼苗; 防认真做好防病治病的工作,贯彻“有病早防,无病先防,防重于治”的原则。,养鱼要吃苦.


一亩池塘能养几条鱼


二十斤鱼緢,池塘养鱼主要饲养技术包括混养和密养、轮捕轮放、日常管理和综合经营。 混养和密养 在同一池塘里混养和合理密养习性不同、食性各异或同一种类而规格不同的鱼种,是中国池塘养鱼技术的核心。鲢、鳙生活在水体上层,草鱼、团头鲂生活在水体中、下层,青鱼、鲮鱼、鲤、鲫、非鲫等生活在水体底层。将这些不同种类的鱼混养在同一池塘中时,不但可增加池塘单位面积的放养量,而且由于各种鱼类所需的饵料不同,能充分利用池塘中的各种饵料资源,产生互利关系,又防止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改善池塘生产条件。将同一种类不同规格的鱼进行混养,可在生产食用鱼的同时生产大规格鱼种,从而减少培育鱼种的池塘,扩大了食用鱼的饲养面积。在合理的密度范围内,只要水温适宜、水质良好、混养鱼类的比例和放养鱼种的规格适当、饵料质优充足、饲养管理细致,就会提高产量。 轮捕轮放 即一次放足鱼种,饲养一个时期后,分批捕出其中部分达到商品规格的成鱼,再适当补充鱼种。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池塘单位水体始终保持适宜的密度,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的鱼产量。 日常管理 控制池水颜色是日常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豆绿、茶褐等良好水色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标明池水中的浮游植物是以隐藻、硅藻及其他藻类为优质种群,如这些藻类形成水华,表明各种营养盐类充足,代谢中间产物分解快,溶氧状况良好。为使水色良好需适时适量施肥和注入新水,排出池水。饵料主要是水草、旱草和藻类,另补充配合饵料、油饼类、谷类和糠麸或田螺、贝类等。投饵要适时、适量、定点,以便检查鱼类摄食情况。施肥的目的在于培养池中的浮游生物,以禽、畜肥和绿肥为主。高产精养池内由于鱼类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量多,易导致溶氧量下降,威胁鱼类生存,必须及时注入新水或氧气,以避免鱼类泛池、浮头现象发生。 综合经营 中国常以池塘养鱼为主,与家畜、家禽饲养、养蚕、种菜等综合经营,以充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废弃物,节约能源,维持生态平衡,提高经济效益。如广东的桑基,蔗基、果基,鱼塘,就是在鱼池堤埂植桑、桑叶喂蚕、蚕沙和蚕蛹等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桑,使鱼、桑、蚕都能很好生长,形成水陆相互促进的多种经营的良性循环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池塘养鱼技术要点 1.淡水鱼类养殖的基本概念 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目前中国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 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_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_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_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2. 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 a. 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 b. 单养、混养和套养 c. 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 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3.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条件: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_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_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_1.5米为宜。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最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4.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a.清塘消毒 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药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 b.注水和培育水质 池塘消毒后,待药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_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5. 鱼种放养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池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_0.75公斤,如放养0.5_0.75公斤的可长到1.0_1.5公斤。鲢鳙鱼一般放一龄鱼种,12_18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0.5_0.75公斤。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_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 .5公斤,团头鲂150_350克,鲫鱼100克以上。 6.高产放养模式: 各地根据多年养殖经验,经过科学总结,制订了许多放养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在此仅介绍80:20放养技术: 1). 用上述标准方法准备池塘。 2). 将规格均匀一致的能摄食颗粒饲料的鱼类(如鲫鱼)的鱼种和规格比较均匀的滤食性鱼种(如鲢鱼)放入已准备好的池塘中,大致分别占总产量的80%和20%。 3). 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计划和方法饲喂80%的鱼类。 4). 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始终将池塘水质维持在一个不会引起鱼类应激反应的水平。 5). 在收获时,主养鱼(80%)的个体应大小均匀、达到上市规格。 7.鱼种放养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宜。对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养鱼技术的养殖者,每亩水面收获时主养鱼的重量不超过以下的限量: a. 在增氧受限制、不能冲水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167公斤; b.在增氧不受限制、冲水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267公斤; c.在增氧和冲水均不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400公斤; d. 连同配养鱼20%的重量,a、b、c三类池塘的总产鱼重量分别为209公斤、333公斤和400公斤。 e. 若希望出塘平均规格为500克,则a、b、c三类池塘放养鱼总数量分别为418尾、666尾和800尾。其中主养鱼占80%,配养鱼养鱼占20%。 8.池塘养鱼的饲养管理 好的管理是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养殖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大的利润。最大的利润是通过维持生产成本与鱼种的质量和数量、饲料的质量和投喂量、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来取得的。科学的饲养管理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a.经常巡塘,观察池塘中鱼群动态 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的程度如何;日间可结合投饵和测水温等工作,检查鱼活动和吃食情况。在高温季节,天气突变时,鱼类易发生严重浮头,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及时制止严重浮头,防止泛池。 b.除草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 c.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适当水量,防涝抗旱,防止逃鱼 根据情况,10_15天注水一次,以补充蒸发消耗,使鱼类有充裕舒适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d.根据天、水温、季节、水质、鱼类生长和吃食情况,确定投饵量,及时做好防病工作。 e.做好全年饲料、肥料需求量预算和分配。 f.合理使用增氧机,投饵机等渔业机械,搞好维修保养和用电。 g.注意市场行情,及时安排出塘,有条件的地方可搞好轮捕轮放。 做好池塘日记记录和统计分析 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鱼种放养和计划收获、实际收获记录、投饵施肥记录、水质管理和鱼病记录、经济效益分析。 以上是池塘养鱼技术的主要要点。用八个字可系统地加以概括: a.水要有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适宜的水温,宽敞的水面; b.种要有优质的品种和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 c.饵要有营养全面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 d.密以较高的密度获得较高的产量; f.混适当混养肥水性鱼类; g.轮搞好轮捕轮放,也可搞轮作即上茬养成鱼,下茬养鱼苗; 防认真做好防病治病的工作,贯彻“有病早防,无病先防,防重于治”的原则。,初级6条


我有一很好的养鱼的池塘环境怎样养鱼最好


池塘养鱼

pond culture

在人工修建或天然形成的静水池中从事的鱼类养殖。又称内塘养鱼。池塘水体较小,易于人工控制,管理方便,可采用综合技术措施进行精养,以提高单位水域的产量。生产过程分四个阶段,通过人工繁殖取得鱼苗,当年或翌年将鱼苗培育成鱼种,鱼种养一定时间成商品鱼部分鱼继续培育成亲鱼。也可根据需要专门从事其中一个阶段的养殖生产。中国池塘养鱼的养殖面积、单产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世界上进行池塘养鱼的国家主要有印度、东南亚诸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

鲮鱼 养殖 (鲮鱼养殖周期)

池塘养鱼主要饲养技术包括混养和密养、轮捕轮放、日常管理和综合经营。

混养和密养 在同一池塘里混养和合理密养习性不同、食性各异或同一种类而规格不同的鱼种,是中国池塘养鱼技术的核心。鲢、鳙生活在水体上层,草鱼、团头鲂生活在水体中、下层,青鱼、鲮鱼、鲤、鲫、非鲫等生活在水体底层。将这些不同种类的鱼混养在同一池塘中时,不但可增加池塘单位面积的放养量,而且由于各种鱼类所需的饵料不同,能充分利用池塘中的各种饵料资源,产生互利关系,又防止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改善池塘生产条件。将同一种类不同规格的鱼进行混养,可在生产食用鱼的同时生产大规格鱼种,从而减少培育鱼种的池塘,扩大了食用鱼的饲养面积。在合理的密度范围内,只要水温适宜、水质良好、混养鱼类的比例和放养鱼种的规格适当、饵料质优充足、饲养管理细致,就会提高产量。

轮捕轮放 即一次放足鱼种,饲养一个时期后,分批捕出其中部分达到商品规格的成鱼,再适当补充鱼种。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池塘单位水体始终保持适宜的密度,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的鱼产量。

日常管理 控制池水颜色是日常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豆绿、茶褐等良好水色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标明池水中的浮游植物是以隐藻、硅藻及其他藻类为优质种群,如这些藻类形成水华,表明各种营养盐类充足,代谢中间产物分解快,溶氧状况良好。为使水色良好需适时适量施肥和注入新水,排出池水。饵料主要是水草、旱草和藻类,另补充配合饵料、油饼类、谷类和糠麸或田螺、贝类等。投饵要适时、适量、定点,以便检查鱼类摄食情况。施肥的目的在于培养池中的浮游生物,以禽、畜肥和绿肥为主。高产精养池内由于鱼类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量多,易导致溶氧量下降,威胁鱼类生存,必须及时注入新水或氧气,以避免鱼类泛池、浮头现象发生。

综合经营 中国常以池塘养鱼为主,与家畜、家禽饲养、养蚕、种菜等综合经营,以充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废弃物,节约能源,维持生态平衡,提高经济效益。如广东的桑基,蔗基、果基,鱼塘,就是在鱼池堤埂植桑、桑叶喂蚕、蚕沙和蚕蛹等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桑,使鱼、桑、蚕都能很好生长,形成水陆相互促进的多种经营的良性循环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同时养两三个品种,就可能规避某个品种烂市造成全线崩溃的风险。混养是我国鱼类养殖八字精养法之一。它协调了不同种鱼类的不同食性、习性,充分利用了不同水层和不同饵料生物,提高了池塘的载鱼力和养殖产量。

有条件又有能力的养殖户,可以逐步转向名、特、优品种养殖。由于名、特、优品种价格变化大而快,因此一定遵循“口里吃一块,筷子夹一块,眼睛盯一块”的原则,同时养两三个品种,以规避风险。此外,由于养殖品种的口味、风味容易下降,要注意保持产品的原口味、风味。

要卖个好的价格,上市时机很重要。一般以选择淡季上市为佳。为了控制上市时机,一是在有鱼料供应的前提下,提前放养或延后放养,以错开上市旺季;二是使用优质优价饲料,缩短养殖周期,提早上市;三是控制投饲量,延后上市,避开低价期。不少养殖户使用这些方法,都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养锦鲤

别放太多假山或刮伤鱼体

配一个泵


山塘里养什么鱼好


一般山塘小水库主要以养鲢鱼、鳙鱼、草鱼为主,合理混养鲤鱼、鲫鱼、鳊鱼等。  为了保证养殖的成活率,应选择投放大规格鱼种,鱼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伤无病。  具体规格为:鲢鱼、鳙鱼100 g/尾,草鱼100~150 g/尾,鲤鱼、鲫鱼、鲮鱼、鳊鱼等其他鱼种30—50g/尾,放养密度一般为500—600尾/667m2。以灌溉为主且水质营养偏小的小水库,主要应以养殖草鱼、鳊鱼等草食性鱼类为主,其放养比例为:草鱼、鳊鱼占45%,鲢鱼、鳙鱼占40%,鲤鱼、鲫鱼占15%;如果经过多年养殖培育,水质较好,放养品种应以掠食性鱼类为主,鲢鱼、鳙鱼占60%,草鱼、鳊鱼等草食性鱼类占25%,鲤鱼、鲫鱼等底层鱼类占15%。  1、放养时间  山塘小水库可在头年成鱼捕捞上市后投放一些小规格的鱼种,让其自然过冬至第二年养殖,因为冬天气温、水温都比较低,鱼种鳞片紧密结实,不容易受伤,养殖成活率高,同时过冬鱼种也能比较早的适应环境,早适应早开食,有利于鱼类的生长。没有条件的(如池水无法过冬等),也要在当年尽早投放鱼种,一般是在当年的3月份至清明这段时间投放为宜,且越早越好,主要还是考虑到当时气温水温都比较低,鱼种的鳞片紧密结实,在拉网及运输的过程中不容易受伤得病,能确保养殖的成活率,而且鱼种投放得早,其生长周期相对较长,养殖的产量就会更高。  2、养鱼首先要考虑鱼的饲料问题,而种草则是解决草食性鱼类饲料的重要途径。可在上一年的10月份,利用枯水季节露出的原被淹没的山坡、田地,及周边的堤坝荒坡荒田等地方种上黑麦草,每667m2用草种2kg左右,条播种植,到11月中旬就可以开始收割喂鱼,到次年水位上涨后,因为水库要蓄水灌田,库区内种植的黑麦草可能被淹,这时可以通过放水闸控制水位,边割边淹。黑麦草种成后一般20 d左右可以割一次,每割一茬施一次肥,一般施放尿素,667m2用量5 kg。每667m2黑麦草可产鲜草7500~10000 kg,可产鲜鱼400~450 kg,饲料系数达25左右,种667m2草基本可满足6667m2左右面积的草食性鱼类的日投饵量,不用再花劳力去割草。  3、施肥是指通过适时适量增加山塘水库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培肥水质,促进饵料生物的大量繁殖,以保护山塘水库的生产力处于最佳水平,从而提高鱼产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沤浸绿肥。可割一些野生的青绿植物、水生植物、农作物的鲜茎叶等,扎成捆,投放在上游或库湾、岸边等,既可喂鱼,也可沤肥,培育浮游生物,是养鱼的好肥源。  二是施放农家肥。农家肥(如鸡粪、猪粪等)可作基肥施也可作追肥施,做基肥时667m2用200~300 kg,作追肥时667m2用100~200 kg,经充分发酵后投放在水库的上游或库湾平坦处。农家肥在水中分解时间较长,肥力持久,投放农家肥,既可培育水质,而粪肥中未完全消化的饲料又可被草鱼、鲤鱼等摄食性鱼类利用,可谓一举多得。  三是施放化肥。在一些水质较贫瘠的山塘小水库,如果有机肥不足,也可适当的施放一些化肥,一般以投放磷肥和氮肥为主,如过磷酸钙和碳酸氢铵等。施肥时应看池水,掌握“肥、活、嫩、爽”的原则,水体透明度保持在40 cm左右,在主要养殖生产期间4~10月,选择晴天,按氮磷1:1的原则,每667m2施肥5~10 kg,每7~10 d施肥一次。注意,虽然投放化肥省力、快速、经济,但是不宜多施,以免污染水体,破坏水体生态环境。  4、山塘小水库的日常管理是整个养殖过程的关键,关系到养殖产量的高低,一切好的技术措施都要通过日常管理才能实现,对养殖生产的管理工作一定要做到认真细致,坚持不懈。  5、在山塘水库的库湾平坦处设立食场和食台,食场和食台用毛竹等浮性材料搭建而成,一般按6667~13334m2亩水面设一个食台,每个食台大小约为6~8m2。除了投喂青饲料外,还需要投喂配合饲料,或菜饼、麦麸、玉米粉、蚕蛹等精饲料,投饲时要按照“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的四定原则进行,日投饵率为鱼体重的3~5%,以投饵后2~3 h内鱼吃完为宜。  6、首先要坚持巡塘制度,认真察看鱼的摄食和水质变化情况,注意塘内有没有鱼浮头,及其他的一些病害现象。其次要做好防逃防盗工作,察看进出水口如涵洞、溢洪口的拦鱼措施有没有破损缺失,注意山塘水库的堤坝是否有渗漏、溃堤等现象,尤其是汛期来临时,更要加强巡塘,做到早发现问题早处理,另外还要注意防止有外来人员进入塘内进行电、钓、网、毒鱼等一些偷盗鱼的行为发生。,一、合理混养。水源保证的山塘,放养时间提前到年前的11-12月份,这样有利鱼种运输,提高成活率。对肥源缺乏、水质清瘦、资金投入少,而本地青饲料丰富的山塘,可以主养草鱼,一般每亩放养2-3两的草鱼200尾,1-2两的鲢鱼80尾、鳙鱼30-50尾,搭配放养少量鲤鱼、鲮鱼、白鲳等;对水体营养丰富,饲料、肥料、资金保证的山塘,放养品种和密度可适当增加,以主养吃食性鱼类为主,一般每亩放养2-3两草鱼150尾,10厘米左右罗非鱼500尾,1-2两鲢鱼100尾,鳙鱼50尾,搭配放养一些鲤鱼、白鲳等。 二、科学投饵施肥。保水保肥的山塘,在鱼种下塘前10-15天就应该施足基肥,基肥可以用大草或粪肥。追肥则要根据山塘水色变化、水位变动情况灵活掌握,一般3-5天追肥一次。有条件的山塘,可以利用塘边空地或山坡地种上一些橡草或黑麦草等,供投喂草鱼用。青饲料不足时,适量投喂一些花生麸、玉米、人工配合饲料等进行补充。投喂时做到定时、定质、定量、定位。 三、防治鱼病。要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一要抓好山塘的生态预防,即对秋冬干涸的山塘进行曝晒、清整和消毒;二要把好鱼种下塘关,鱼种下塘前用3-5%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进行消毒;三要对草鱼种注射组织疫苗;四要在鱼病流行季节,定期使用药物预防,每15天投喂一次鱼必康,每100斤鱼用药1两,将药粘到草上或拌入人工饲料投喂。 四、轮捕轮放。常遇秋旱的山塘,要力争早放养。能留水过冬的山塘,争取年前11-12月份放养首批草鱼、鲢鱼、鳙鱼、鲤鱼等鱼种,年后4-5月放养罗非鱼、白鲳鱼种。饲养至5-6月份首批放养的鱼种达到上市规格的就及时捕捞上市,捕大留小,捕捞后及时补放相应的鱼种。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