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鸪养殖 (如何养殖赤虫)
这几天突然对赤鸪养殖 这个知识点感兴趣,于是查找了不少资料,对此有了不少了解,本文就针对赤鸪养殖 以及如何养殖赤虫这个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对有同样困惑的朋友有所帮助。
本文归纳为以下目录
赤虫养殖技术
刚出的小鹧鸪怎么养
鹧鸪养殖应该把握的四个要点是什么?
怎么养鹧鸪??
怎样养好一只小鹧鸪
赤虫养殖技术
赤虫是指摇蚊幼虫。
摇蚊幼虫是淡水水域中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之一,据一般估计,摇蚊的种类大约可占湖泊生物区系的25%。个体数量常极为众多,栖息密度每平方米达到5万只幼虫的情况并不少见,因而成为水域生物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摇蚊为双翅目(Diptra)摇蚊科(Chironmidae)昆虫, 在全球已知分布约有400属, 其数量巨大,常是淡水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昆虫, 几乎遍及所有的淡水环境。摇蚊分属昆虫双翅目摇蚊科,由于身体内含有血红蛋白而成红色。
摇蚊的生活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摇蚊幼虫营养丰富,虫体含干物质为1.4%;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为41%~62%,
脂肪为2%~8%,热量为4卡/克。摇蚊幼虫可作为多种经济水生动物的生物饵料,特别是在鳝苗、蟹苗的培育及稚鳖的饲养过程中,大量投喂摇蚊幼虫,具有重要作用:摇蚊幼虫大小适宜,适口性好;营养全面,能促进经济动物幼体的生长发育;不会引起饲养池的水质污染;残存于饲养池中的摇蚊幼虫不会对养殖对象产生危害,因其大量摄取水体中的有机碎屑,还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
刚出的小鹧鸪怎么养
1鹧鸪野外繁殖率很低,野生鹧鸪一年繁殖两次,一般一次产蛋五只,鹧鸪苗刚出壳四个小时就可以跟着母鹧鸪觅食。鹧鸪的人工繁殖还没成功。全世界没有规模养殖鹧鸪的案例。南方的广东、广西等地有零星养殖,作为媒鸟和观赏鸟。大部分是野外捉回来的鹧鸪苗或野外捡鹧鸪蛋回来孵化的。鹧鸪是省级保护鸟类,市场出售的商品鹧鸪很少,市面看到的所谓的鹧鸪绝大部分是用石鸡假冒的。2产蛋野生鹧鸪一般在3~6月产蛋繁殖,属季节性繁殖,人工养殖产蛋率跟野生鹧鸪相差无几,产蛋率很低,控制的良好条件下,繁殖季节延长。但无法一年四季产蛋,年产蛋量为20左右枚。鹧鸪繁殖性能的高低,除受亲本遗传因素影响外,还受外界环境如营养、管理等因素影响。3性成熟雌鹧鸪比雄鸱鸪性成熟早,雌鹧鸪性成熟期200~240天,雄鹧鸪要推迟2~3周。因此,对雄鸱鸪必须提前增加营养和光照。4配对在野生条件下为一雄一雌配对,人工驯养,可一雄多雌组群,采用自由交配的方式。5雏鹧鸪-种鹧鸪选择方法饲养鹧鸪必须先要对所有饲养的雏鹧鸪进行个体选择,特别是作为种用鹧鸪,雏鹧鸪品质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生长发育、成活率及饲料费用,而且直接关系到生产性能和种用价值。选择雏鹧鸪应以体质健壮有神,发育良好,两腿稳健有力,羽毛色鲜亮清洁,个体体重在12克以上,头小适中,脐部收缩良好,食欲旺盛,增重快,叫声洪亮,泄殖腔附近无粪污染,一般可选作商品鹧鸪饲养。准备将来留作种用的鹧鸪苗除上述标准外,还要挑选个体大、发育好、体重适中、活力强、眼大有神、行动灵活、站立姿态正常、体羽整齐、喙短稍弯曲、头颈匀称、背部和胸部宽且两者平行,胜部硬直、脚趾齐全正常。挑选出来符合上述条件的雏鹧鸪,为培育生产力高的合格种用鹧鸪打下良好基础。凡是体质较弱、发育较差、体重过轻、肩尾低拱背、跛行或行走不稳、动作迟缓、羽毛松乱、绒毛缺少光泽,无尾羽、泄殖腔附近不干净,如将雏鹧鸪捏在手中无力挣扎或不挣扎、喙狭长、眼睛瞎或有毛病、喙过弯、上下喙闭不紧,背、胸不平行,脚趾弯曲的,均不宜留作种用。挑选淘汰的失去种用生产性能价值的雏鹧鸪,可另作育肥肉用商品鹧鸪饲养处理。肉用鹧鸪饲养到平均体重达500克是生长最适宜的鹧鸪龄,这时饲料报酬也最高。
鹧鸪养殖应该把握的四个要点是什么?
一、繁殖特点:成年公鸪重0.75公斤,母鸪0.6公斤,人工饲养的鹧鸪,年产蛋可达80枚以上,受精率以上,受精率达85%,孵化期18天,孵化率可达90%。
二、种鸪的选择:做种用的母鹧鸪必须身体强壮,体形匀称,毛色光亮,活泼好动,眼明,脖小,头形后翅。公鹧鸪体高、头大,胸脯宽,羽色深,肢爪桔红,好斗。12周龄时,公鸪体重要达到0.60~0.75公斤,母鸪体重达0.5~0.55公斤。
三、饲养管理
1.笼舍和场地的选择:笼舍可因地制宜,根据饲养规模,可采用箱式加小运动场和舍式加大运动场,运动场用尼龙网或铁丝网罩住,内设若干个栖架,场地四周开设排水沟,保持场地干燥,育雏可用网箱饲养,育成和成鸡采用地面养殖。
2.管理:雏鸪对温度非常敏感,必须注意防寒保温,1周龄温度为37~35℃,以后每周降低2~3℃,中鸪的适宜温度为22~20℃,成鸪为25~18℃,饲养密度为:1周龄60~70只/平方米,4周洗澡一次。
3.饲料及饲喂方法:(1)饲料 鹧鸪的常用饲料配合比例为:谷类(玉米等)占60%,豆类占20%,动物性饲料(鱼粉等)占5%,青菜类占5%,矿物质占3%,砂子占2%。 (2)饲喂方法 雏鸪出壳12~24小时后开食,料中最好掺入0.1克酵母粉和0.1克磷酸钙。开食可把饲料直接撒在塑料或报纸上,让雏鸪自由采食,日喂4次。若用母鸪孵化,仔鸪出壳后前两天可由亲鸪嗉囊中分泌的乳汁喂养,亲鸪不愿哺育,必须人工饲喂,带仔的鹧鸪在白天喂2次即可,并供给清洁的饮水。
四、疾病防治:鹧鸪舍要定期进行消毒,发现异常及时检查,适时进行新城疫免疫,防治慢性呼吸道病、黑头病、球虫病、白痢病等。
怎么养鹧鸪??
1.笼舍和场地的选择:笼舍可因地制宜,根据饲养规模,可采用箱式加小运动场和舍式加大运动场,运动场用尼龙网或铁丝网罩住,内设若干个栖架,场地四周开设排水沟,保持场地干燥,育雏可用网箱饲养,育成和成鸡采用地面养殖。
2.管理:雏鸪对温度非常敏感,必须注意防寒保温,1周龄温度为37~35℃,以后每周降低2~3℃,中鸪的适宜温度为22~20℃,成鸪为25~18℃,饲养密度为:1周龄60~70只/平方米,4周洗澡一次。
3.饲料及饲喂方法:(1)饲料鹧鸪的常用饲料配合比例为:谷类(玉米等)占60%,豆类占20%,动物性饲料(鱼粉等)占5%,青菜类占5%,矿物质占3%,砂子占2%。(2)饲喂方法雏鸪出壳12~24小时后开食,料中最好掺入0.1克酵母粉和0.1克磷酸钙。开食可把饲料直接撒在塑料或报纸上,让雏鸪自由采食,日喂4次。若用母鸪孵化,仔鸪出壳后前两天可由亲鸪嗉囊中分泌的乳汁喂养,亲鸪不愿哺育,必须人工饲喂,带仔的鹧鸪在白天喂2次即可,并供给清洁的饮水。 http://www.aoxiangfuhua.com/service/detail/1930.html
怎样养好一只小鹧鸪
1,鹧鸪喜温暖,怕寒冷,怕炎热,喜光照,喜干燥,怕潮湿,厌阴暗。适宜气温在20℃~24℃,相对湿度60 %。昼夜光照时间为14~18小时的条件下,鹧鸪生产性能发挥的最好。气温低于10℃或高于30℃,对鹧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均为不利。2,鹧鸪喜欢群居,胆小,易受惊。遇到响声或异物的出现,立即出现不安,跳跃飞动,反应灵敏。有较强的飞翔能力,飞翔快,但持续时间短。3,鹧鸪生长快。尤其是12周龄前生长较快,刚出壳的雏鹧鸪,体重为14~16克,10周龄时,公鸪体重达500克,相当于初生重的33~38倍。4,鹧鸪食性广,是杂食性鸟类。不论杂草、籽实、水果、树叶、昆虫或人工配合的混合饲料,均能采食,且觅食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广。5,鹧鸪好斗。由于鹧鸪驯化时间短,仍有野性。雌鹧鸪性稍温驯,雄鹧鸪性好斗。性成熟后的雄鹧鸪,在繁殖季节,常因争夺母鹧鸪而发生激烈的啄斗,直到头破血流。6,鹧鸪有趋光性。在黑暗的环境中如发现有光,就会向光亮处飞窜。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