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水产养殖技术管理要点 (秋季水产养殖技术管理要点有哪些)

养羊 用户投稿 2023-11-01 18:59 338 0

大家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秋季水产养殖技术管理要点 和秋季水产养殖技术管理要点有哪些这样的知识盲区,很是困扰,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下这两点知识,希望能帮助正在需求答案的你。


本文归纳为以下目录

秋季锦鲤池的管理注意事项

秋季鱼的饲养技术?

金鱼秋季如何管理呀?

各类水产养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水产养殖技术以及疾病防控技术有哪些

水产养殖应该注意什么?




秋季锦鲤池的管理注意事项


1.检查鱼体各部位锦鲤是否有虫害,观察有否烂鳍、口腐、穿孔、松鳞、红斑、颜色变异等。观察鱼是否逐渐消瘦,这是营养不良造成。观察鱼体是否水肿而腹部是否下垂,这是母鱼无法产卵所至,留在腹中腐烂。鱼体浮肿时会发展为松球病,这显然是内脏引起的。观察鱼体是否弯曲,原因往往是投药不当或过量引起的。观察眼球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大部分是因内脏疾病引起的。不要发现太晚,到眼球塌陷时就无药可救。观察鱼鳃,是否正常张合,对死鱼及病鲤应将鳃盖拨开观察,有无变形、异物、寄生虫、黏液分泌过多等。2.检查泳姿锦鲤健康时会向四面扩大游动,生病的锦鲤会离群独游,病症严重时会蹒跚游动、摇晃不定,甚至没有气力停止游动以至撞到池壁。锦鲤在鱼池的一角围成一环或以躯体摩擦池壁或池底,这表示鱼体上已经附有寄生虫,严重时锦鲤擦身、扇动背鳍及胸鳍,或跳跃。锦鲤如果耸立背鳍游泳,一般是神经系统患病的迹象。锦鲤以躯体弯弯曲曲游动是锦鲤异常的讯号。漂浮于水面静止不动是危险讯号。无法直立是丧失平衡感的状况,可能是鱼鳔出了问题,也可能是头部患有寄生虫,病态严重时锦鲤会乱游。3.检查食欲锦鲤生病时食欲会减退。喂食时尽量观察情况,直至吃完。注意不要有吃剩的料沉底腐烂从而影响水质导致鱼病加速发生。食欲减退有很多原因,如缺氧、氨上升、水温变化、寄生虫附生、感染病毒、内脏疾病等。4.检查粪便锦鲤粪尿状态也是锦鲤健康的标示。有时池水水面会浮现鱼粪便,这是消化不良的证明,应立即停食。比池水比重轻的粪便是不好的。锦鲤的粪便成白色明胶状时,是肠黏膜剥落的危险讯号,如果不立即医治会发生肠炎及穿孔病。


秋季鱼的饲养技术?


在秋季应看水施肥,培育水中生物饵料,以满足鲢、鳙滤食生长的需要。秋初气温较高,施肥应坚持少量多次原则。如果是肥水塘,则施少量化肥(一般亩施尿素2.5公斤,过磷酸钙5公斤,以使池水保持油绿色或茶绿色为宜),既可避免水质恶化,又可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如果是清水半瘦塘,则以施发过酵的禽畜人粪为主(亩施400公斤-500公斤,间隔7天-10天施1次),培育浮游生物满足鱼类摄食需要。秋末水温下降,应以施有机肥为主,使池水水质变肥,促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越冬提供充足的营养。   其次,秋季气温开始明显下降,昼夜温差大,鱼类开始积累能量准备越冬。此时,一方面要保证投喂足够的青饲料(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每次投喂量以2小时内吃完为宜),另一方面还须增投精饲料(可用麸皮、米糠、花生麸、黄豆粉等混合调配),每日投喂1次,投喂量占鱼体总量的2.5%-3%,10月份后投喂量适当增加,以保证鱼类育肥长膘的营养需求。   抓好水质一般应每7日-10日灌注1次新水,每次换水量20厘米-30厘米;二是每亩水面泼洒生石灰20公斤。生石灰可以中和酸性,提高p H 值,释放营养素,改良水质和底质。以每月泼洒1次2次为宜。如是肥水塘或以投喂精饲料为主的鱼塘和配套禽畜场的池塘,水质容易富营养化,最好每亩塘用竹竿栏圈50平方米-60平方米的水面,种上水浮莲和水花生等,以吸收过量氨氮,达到改良调节水质的目的。同时水花生叶还可饲喂草鱼。   防止浮头到了秋季,精养密度较大、产量较高的池塘,由于投饵施肥量大,有机质含量多,鱼类活动频繁,极易发生缺氧浮头现象。这时,早、晚尤其是下半夜要加强巡塘。投喂时,一旦发现鱼群吃食减少、吃食时间延长、塘中残饵增多,特别是草鱼衔草满塘游动而无吃草迹象时,则说明水中开始缺氧。如白天在水面可看到浪花,鱼群受惊后在水面可见明显波浪,说明已经出现“暗浮头”,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很有可能泛塘。当发现鱼群出现浮头预兆时,需立即开动增氧机增氧,或注新水进塘,增加溶氧量。如又无新水灌注,又无增氧机增氧,则每亩用明矾5公斤或20公斤食盐化水溶解泼洒,或用增氧剂按说明使用,同时应注意捞净水中杂质残草,以减少污染净化水质。   此外,在秋季,鱼类极易发生肠炎和烂鳃、赤皮等疾病,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每半个月1亩1米水深的池塘用漂白粉1公斤化水全塘泼洒,同时需用“克菌威”“鱼必康”拌饲料投喂1次,以防发病;如果已发生病害,则连续施用水质消毒剂2次,投喂药饵1个疗程(4天-5天),可治好鱼病。   准备过冬对经秋季育肥仍达不到上市要求的塘鱼,则做好准备使其越冬。有的塘鱼需要分品种、分规格专塘养殖过冬。凶猛性、肉食性鱼类如甲鱼、鳜鱼、革胡子鲶等,不要大小混杂养殖过多,以免发生自相残杀现象。对越冬池塘要清塘消毒,使转塘的鱼类或鱼种有一个良好的水环境。越冬时,池塘要深灌水,一般水深为2米-3米,水越深越保暖。


金鱼秋季如何管理呀?


秋季是金鱼育肥季节,但也是鱼病多发季节。养殖者在日常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调节水质,避免过多刺激。     秋季,天气逐渐转凉,金鱼的活动频率和新陈代谢功能随之减弱。鱼的生长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即夏季旺食旺长已告段落,而秋季则是金鱼体内积累脂肪,育肥的最佳季节。因此,在水质的调控上应侧重于“秋水不宜多换”的饲养管理方式,池水的保持嫩绿色为宜,不宜太清也不宜太老。在操作上可采用三分之一老水(原池水)加三分二新水的兑水方法,尽可能延长彻底换水的间隔时间,但须清除池底污物保持池水清洁。如果池水过老,再作彻底换水,从而达到减少刺激,保证其长膘育肥,为越冬打好基础的目的。虽然,天气逐渐转凉,但夜间仍需开增氧机增氧,以防止浮头死鱼情况的发生。     二、注重饵料质量,掌握科学的投喂方法。     秋季,金鱼的主要饵料——红虫来源减少,为了促其长膘育肥,养殖者可自制饵料或者以鱼、虾、蟹用颗粒饲料投喂,但饵料的动物蛋白含量应不低于35%。投食应采取定时定量的方式,上午九点开始投食,一次投量应在20分钟内全部吃完为宜,上下午各投一次。注意切忌过量投喂和傍晚投喂。在投喂颗粒饲料期间最好再投喂适量的瓢沙或细瓢。瓢能促进金鱼体色艳丽,帮助金鱼消化,维护水色的作用。如果有少量的红虫,加适量的颗粒饲料交叉投喂,效果会更佳。     三、注重防病。     白露至霜降是金鱼容易发病的季节。民间有“白露瘟”、“桂龙症”的说法。因此,金鱼的防病工作,显得非常重要。除了在水质调控,投饲管理工作做到位外,还应在防病上下功夫。秋季,金鱼的常见鱼病和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种。     1.烂鳃病     病鱼体色暗淡,离群独游,行动缓慢,反映迟钝。鳃丝表面充血发炎,鳃局部腐烂成一圆形透明小窗,粘液增多,末端缺损。     防治方法:⑴在操作时动作要轻。⑵无病先防,定期用药物浸洗,可用1克/立方米的敌百虫或0.5克/立方米的硫酸铜加0.2克/立方米的硫酸亚铁合剂进行药溶预防。⑶发病后及时采用二溴海因0.3克/立方米或强克101(超碘季胺盐)0.25克/立方米全池泼洒或用利凡诺0.25克/立方米药浴。用药时应注意观察病鱼对药物的忍耐程度。药浴时间一般掌握在20—30分钟之内。     2.肠炎病     病鱼腹部膨大且有红斑,肛门红肿,轻轻挤压腹部有黄色粘液从肛门流出,肠道无食物,内脏腐烂。     防治方法:⑴改善水体环境,保持良好水质。⑵加强饲养管理,坚持定时、定量投饲,切忌投喂变质饲料。⑶治疗时可用0.3克/立方米溴氯海因对水体进行消毒。同时在饲料中添加2‰—3‰大蒜素或氟苯尼考及2‰的免疫多糖进行内服,连续投喂5天。⑷可用中草药地锦草煎汁拌在饲料中投喂,连续投喂5—7天。     3.赤皮病     病鱼表现为体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鳍的基部充血,鳍条充血或腐烂呈扫帚状。 好了以上是给你的建议,祝你养鱼成功。


各类水产养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我用八字精养法给你解释(水、种、饵、密、混、轮、防、管)1958年,我国池塘养鱼工作者将复杂的养鱼生态系统进行简化和提炼,形成了“水、种、饵 、密、混、轮、防、管”八个要素,形成了概念模型,简称“八字精养法”。⑴ 水: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水是鱼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这里主要指水质、水温、水深、水的透明度、水源、水质、水量等情况。管好水是管好鱼的基本条件。⑵ 种:包括优良的鱼苗、鱼种的繁殖培育,新品种引进驯化,苗种的提纯优选以及投入品种的合理搭配。苗种必须来源于经国家批准的苗种场,并经检疫合格。⑶ 饵 :包括投饵的方法、饵料的种类、配合饲料的配方、饵料与水质的关系、饵料与鱼病的关系等。饵料的使用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⑷ 密:指合理密养,因地制宜地确定科学的放养密度,放养密度与鱼的种类有较大的关系。以草鱼为主养鱼的池塘密度要比鲤、鲫为主养鱼的密度稀一些。⑸ 混:指合理的混养搭配。包括不同品种的混养,以及同一种鱼大中小规格的混养。这样既可达到充分利用水体和天然饵料的目的,又为轮捕轮放打下了基础,还为第二年的生产准备了大规格鱼种。⑹ 轮:指捕大留小,捕大补小的操作制度,轮的目的是为了不断调整合理的池塘载鱼量,既充分利用了养殖水体,又能使商品均衡上市,提高经济效益。⑺ 防:指防治鱼病,防治虫、鸟、兽的危害,防逃,防偷盗,防止水源和水质的污染,防止水质的恶化和缺氧、浮头等,这是饲养管理中较为重要的措施,与水环境有密切的关系。⑻ 管:是八字精养的关键,以上叙述的七个方面的技术和措施,最终都要落实到这个管字上。主要包括饲养管理,巡塘,看管拦鱼设备等。要管好养殖的鱼,不仅要求饲养人员有较好的技术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精神。


水产养殖技术以及疾病防控技术有哪些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集约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殖水体的污染日益严重,由此造成的病害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长期以来水产养殖业是以扩大养殖面积、增加水产资源来提高产量的资源消耗型养殖方式,其落后性和局限性愈来愈明显,随着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渔农争地的矛盾日益突出。某些养殖生产者忽视了处理养殖废水、废物等问题,不仅造成自身养殖水体生态环境的恶化,对自然生态系统也造成不良影响,水产菌种适用于各类水产养殖水质调节 降解氨氮 池塘肥水 水质调控1瓶菌种可泼洒10亩池塘,步骤一:1瓶农-盛-乐菌种+1公斤红糖+10公斤水,密封放置3-7天,进行激活。步骤二:将激活后的菌液用清水稀释100倍,然后均匀泼洒于睡眠即可注意事项:请选择晴天上午泼洒使用效果1:净化水质、杀菌防病、降低氨氮、增加溶氧量2:降低亚硝酸盐、预防藻类泛滥3:增加水体微生物饵料

秋季水产养殖技术管理要点 (秋季水产养殖技术管理要点有哪些)

水产养殖应该注意什么?


一、加强饲料的投喂 要抓紧时机,增大饲料的投喂量,促进养殖动物快速生长。每天具体的投喂数量和次数要根据鱼、虾、蟹摄食的快慢,天气,水温水质等状况灵活掌握。

二、合理施肥 以养殖鲢、鳙、罗非鱼等肥水性鱼类为主的池塘,要保持一定的肥度。还要注意合理施肥,既要经常补充肥料,保持肥度,又要防止过多施肥,导致水质变坏。具体施肥数量要根据透明度、天气、水色、水质状况等综合考虑。

三、加强水质管理 要经常加注新水,不断加高水位,虾蟹塘加高水位至1.5米以上,高产成鱼塘水位应加深到2米以上。要定期换去池中的老水,及时补充新水。

四、注意防治病害 疾病应以预防为主,主要措施是定期进行水体消毒,一般15~20天消毒1次。

推荐一下:河南民心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