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蛏养殖技术 (海蛏养殖技术大全)

养海鲜 用户投稿 2023-10-30 06:00 411 0

这几天突然对海蛏养殖技术 这个知识点感兴趣,于是查找了不少资料,对此有了不少了解,本文就针对海蛏养殖技术 以及海蛏养殖技术大全这个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对有同样困惑的朋友有所帮助。


本文归纳为以下目录

海蛏怎么养能活两天

海篸的养殖方法

饲养蛏子的环境条件




海蛏怎么养能活两天


海蛏养殖1.选好养坚涂场。选择风浪较小、潮流畅通、稍有淡水注入的中潮带作为养蛏涂场。滩涂要求平坦,倾斜度小,大风季节涂面稳定,一般不会遭泥沙覆盖。涂质以泥质为佳,或稍有沙土混合,涂泥软硬适中,涂层结构严密,中间无孔洞和稀泥层,保水性能好。每年春、秋季节,涂面常有硅藻类附生繁殖,附生面积大,停留时间长,为蛏子提供丰富的食料。 2.建造蛏田。蛏田形式为狭垄瓦背形。蛏田规格可根据涂面地形和潮流方向而定。该场蛏田全长50米,宽3米,间隔1米开挖一条排水沟,蛏田四周均开排水沟,沟宽20~25厘米,深15~20厘米,涂面稍呈瓦背形,以利排水。 距蛏田上方约30~40米处,须建一条矮小的堤坝,避免满潮时,潮流冲毁蛏田和夏季潮头水流进蛏田时烫死蛏子。 翻耕滩涂是改良土质,消灭敌害,提高蛏苗潜穴率和散除上层内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的重要技术措施,可在冬、春季或蛏苗播种前1~2个月内用翻涂机将蛏田全面深翻1~2遍,翻耕深度40~50厘米、并将涂面耙平。 该形式蛏田的优点是:地势高、上层实、泻水快,有利于蛏子穴居生活,又便于操作管理和清除敌害。 3.精心选运蛏苗。蛏苗按繁殖季节有“冬子”、“春子”和“夏子”之分,以冬子体质最佳,成活率高,春子次之,夏子最差。要挑选体质健壮、活泼的苗种。检验蛏苗优劣的方法:稍加摇动或用手拍击苗箩,蛏苗双壳紧闭并发出“嗦-嗦-”响声的为好苗,且要求蛏苗贝壳富有光泽,颗粒饱满(不是浸过淡水的苗),大小均匀,碎壳及杂质少。 装运蛏苗要“抢时间、赶速度、轻装快运”,尽量缩短途中耽搁时间,力争在24小时内完成。运苗应安排在晴天,气温以10-15℃较为适宜。运苗前,应先将苗箩放入海水中1次(俗称“过潮”),让其吐去泥质,有利呼吸,另外,运输途中要用草席之类遮盖苗箩,防止雨淋日晒。 4.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清明前后播种结束,有条件的地区,可提早播种。此时气温较低,运苗成活率高,同时可延长蛏苗生长期,提高单位产量。 播种蛏苗应做到:播匀、播齐、播足。如发现漏苗,应及时播上,确保播种密度。每亩蛏苗播种量,应根据蛏苗个体大小、体质强弱、涂质肥瘦以及涂面上硅藻繁殖等情况而定。该场蛏苗播种量为每亩75~125公斤,蛏苗规格为每公斤3000~6000粒。播苗应在满潮前半小时内进行,否则潮来时,蛏苗会因潜穴不及被潮流冲走。 5.涂间管理。刚播下的蛏苗潜穴较浅,应有专人巡视涂面,防止人为践踏和鸟类啄食。要及时疏通沟道,排除蛏田积水,保持蛏田之间沟道相通,潮流通畅。涂面不积水。这样既可减少敌害侵入蛏田,又可避免高温期因蛏田积水而烫死蛏子现象的发生。 危害蛏子的敌害很多,主要有箭鳗、虾虎鱼、涂刺、青蟹和水鸭等,应及时清除。可使用l%的氰化钠溶液喷洒蛏田积水处,既可杀死箭鳗。虾虎鱼等敌害,又对蛏子无害。 6.适时采捕。适时采捕对夺取蛏子高产至关重要。蛏子全年最肥壮的季节是5月下旬至6月中旬,这时开涂采蛏,质量好,产量高。同时,要做到“深挖土、细采蛏”,尽量减少碎壳蛏、漏蛏,力争采捕率达到90%以上。


海篸的养殖方法


中国通称的海参,包括所谓“海黄瓜”的全部动物或指干海参。狭义的仅指海参属。海参属是海参纲最大的属,包括120多种。 本品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海参属。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海参纲(Holothuroidea或Holothurioidea)1,100种无脊椎动物的统称。体圆柱形,柔软。长2∼200公分(约0.75∼6.5呎),厚1∼20公分(0.4∼8吋),色暗。多肉刺。内骨骼退化为微小骨片。许多种有从口到肛门的5行管足。肛孔兼司呼吸和排出废物。口周围有10根或更多能伸缩的触手,用於捕食或掘穴。许多种能从肛门放出内部器官,然后再生新的,可能是为逃避敌害。泄殖腔内常有Carapus属的隐鱼共生。有许多能放出对小动物致命的毒素,但对人无生命危险。南海岛屿居民把海参汁放入水中杀鱼或麻痹鱼。海参可供食用,如海参属(Holothuria)、刺参属(Stichopus)和梅花参属(Thelonota)的种类。各地海洋中均有,多在浅水中,但有时也在深水中。主要产於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海参属的80∼100种多在珊瑚礁。

  形态特征:

  体呈圆筒状,长10~20厘米,特大的可达30厘米。触手轮形,17~30个,一般为 20个。触手坛囊发达。口在前端,多偏于腹面。肛门在后端,多偏于背面。背面一般有疣足,腹面有管足。

  分布及生活环境:

  中国仅南海产30多种,西沙群岛居多,温带海区以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为主。 海参常见于热带、亚热带海洋,在印度——西太平洋区的珊瑚礁内栖息的种类特别多。有的裸露,有的隐藏,有的钻在沙内,有的种仅见于珊瑚礁内。摄食常有节律性。 生活在2~40m深的海底;适应水温为0℃~28℃,盐度为28‰~31‰;水温高于20℃时夏眠;饵料以泥砂中的动植物碎屑和底栖硅藻为主;繁殖期在6~7月;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

  其它: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当海参遇到敌害进攻无法脱身时,通过身体的急剧收缩,将内脏器官迅速地从肛门抛向敌害。失去内脏后的海参,经过几个星期的生长,体内会重新长出内脏。海参移动极为缓慢,每小时仅能移动3米,比蜗牛还慢,所以善于伪装,肤色和环境类似;同时依靠排出内脏迷惑天敌与强大的再生能力来维持生存。只要水温和水质适宜,即使海参被切除一半或被天敌吃掉一半,海参可以在几个月后重新长出全部身体,但前提是剩下的一半必须有头部或肛门,因为生长细胞集中于这两个部位。海参的天敌是螃蟹。

海蛏养殖技术 (海蛏养殖技术大全)

  人工养殖:

  目前海参已可以人工养殖,但尚未研制出饲料,仍必须依靠自然养分。山东荣成有大型养殖基地。活海参不易保存,因为海参还有某种酶,容易溶化成水,特别注意活海参不能沾上头发和油


饲养蛏子的环境条件


首先谢谢你的问题,让我增加了见识,以前我都不知道有这种东西,然后我查了点资料,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和你分享一下我找到的资料

要养好蛏子,在操作、管理要注意下列几点:

1)选好养殖场地。外涂养殖选在中潮区下层至低潮区每天有2-3小时插露为好;虾蛏混养塘底一定要处理塘底的黑泥,底质以软泥和泥砂混合的底质为佳。

2)建设标准模式蛏田。外涂养殖无论是熟涂还是生涂都要经过翻涂、耙土、平埕才能放养,可将整片蛏埕划分成宽3-7米的小畦,畦之间留有小沟,畦面呈马路形、不积水,虾蛏混养塘参照外涂建畦,面积控制在总面积的1/3为佳,蛏苗放养前须“发塘”。

3)精心选、运蛏苗。蛏苗选择工作一定要做好,切忌淡水浸过的蛏苗和隔夜蛏苗,否则死亡率较高。

4)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在适宜的播种季节内,提倡早播,一般在清明节前结束,播苗应在大潮汛期间进行,外涂养殖每亩可播壳长1厘米的蛏苗70公斤,内塘每亩可60-80播公斤,不要过密。播前遇下雨、淡水多,每亩可撒粗盐10公斤左右,以利蛏苗钻穴。

5)加强涂间管理。蛏子养殖从放养开始到起捕结束,短则6-7个月,长则15-16个月,加强涂间管理是保护增产的重要措施。放养初期要下涂检查蛏苗的成活率,及时补苗,在大风浪过后,要及时平整涂面。夏季及时耘苗,使涂面得到松疏;夏季退潮后更要防止出现积水现象,防止蛏子烫死。繁殖期要防止白露前后的台风暴雨,并及时驱逐鱼害和病害,进入冷蛏后,要及时“盖汪”。蛏虾混养要注意投足虾饵,防止对虾由于饵料不足而摄食蛏子造成减产,对虾起捕后,可施肥培饵,保证蛏子正常生活。

6)适时采捕,颗粒还家。蛏的采捕期在7-8月份或春节前后至清明。蛏子采捕工作一定要彻底,尽量不留老蛏、死蛏,否则会造成底部硫化氢积累,影响产量,影响翌年的养殖。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