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仙子的养殖方法 (花仙子花的图片及养法)
今天天气不错,待在家里闲来无事,给大家介绍下花仙子的养殖方法 的相关知识,另外也会对大家比较关心的花仙子花的图片及养法这个知识进行介绍和讲解,如果本文的知识能为您解决心中的疑惑,那麻烦收藏本站,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归纳为以下目录
风信子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有哪些?
水仙子花的养植
养枙子花的方法
风信子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有哪些?
基质以富含腐殖质的腐叶土、园土、粗沙等量混合,加入少量骨粉。每盆栽植1个鳞茎,栽植时17%露出土表,栽后浇透水,放在9℃条件下,45~60天长出新根,再移入温室,保持温度20℃,并适当浇水,使土壤保持湿润即可。出苗后让其见充足阳光,追施液体速效肥1~2次。50~60天后即可开花。注意栽培后期应节制肥水,避免鳞茎“裂底”而遇雨季而腐烂。及时采收鳞茎,环境必须保持干燥凉爽,将鳞茎分层摊放以利通风。将风信子放置于盆栽中养殖时要用壤土,腐叶土和细沙等混合起来作为培育的营养土,一般10厘米口径的盆栽适合养殖一球的风信子,15厘米口径盆栽养殖2~3球,然后将盆埋入土中并使上覆土达到10~15厘米,经过7~8周的养殖芽会长到10厘米以上,这时候需要去其覆土并使阳光照射,3月会开花,而风信子也可以水培或者放置在庭院等地散养,大致也是这些养殖方法。风信子对光照条件的要求不高,只需要5000Lx以上的光照就可以生存并且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光照过弱会导致植株瘦弱,茎过长,花苞小,花早谢以及叶发黄等情况的发生,如果自然光照不足可以用白炽灯在1米左右的地方做补光处理,但光照过强也会引起风信子叶片和花瓣的灼伤,使花期缩短。在养殖风信子时一定要注意控制植株的温度,当温度高于35度时会出现花芽分化受抑制并且畸形生长的现象,温度过低则会导致花芽冻害,风信子的种植需要在低温条件下维持一段时间,否则就不会产出高质量的花朵和具有足够长度的茎,而且对风信子的特殊温度处理会使它提早形成花朵。养殖风信子时土壤的湿度适宜保持在60~70%之间,过高的湿度会导致根系呼吸受抑制从而腐烂,过低的湿度则会使风信子的地上部分萎蔫甚至死亡,而空气中的湿度应该保持在80%左右,并可以适当通过喷雾和地面洒水增加湿度,也可用通风换气的办法来降低湿度。风信子在进行养殖时应该选择排水良好和不太干燥的沙质壤土最好,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团粒结构好、土壤为中性至微碱性,pH值在6~7的水平是最好的生长土壤,而土壤的配比则一般按照腐叶土5,园土3,粗沙1.5和骨粉0.5的比例进行配制,而且种植前需要要施足基肥,最好用大田栽培忌连作。风信子喜湿润土壤,但怕涝。生长季节浇水以保持土壤的湿润为度。水养风信子应隔2~3天换清水1次。风信子喜肥,也能耐贫瘠。生长期及花前期施10倍腐熟的液态肥各1~2次,或1000倍“花多多”通用肥各2~3次,花后追施10倍腐熟的液肥混合等量的500倍液磷酸二氢钾,或1000倍“花多多”通用肥1~2次,有利于地下球茎的增大。水养风信子不需施肥,只需清水培养,快开花时在水中加几粒尿素可使叶色更翠绿。
水仙子花的养植
(1) 选球
水仙在国内主要有两个产地,产于福建漳州,称为“漳州水仙”。这种水仙球大花多,一球有多枝花茎。产于上海崇明,又称“崇明水仙”,一球只有一至两个花茎,不适宜单球栽培,常用几个球拼在一起水养观赏叶非常美观。一般选择水仙应选择鳞茎大、扁阔矮胖、顶部粗、鳞茎盘基部宽厚突起的一种。这种球茎开花多。水仙的级别叫做“桩”,水仙的球茎在运输的时候要用一种专门的篓子,球越大装的就越少。也就是说:20“桩”的比30“桩”的球茎要大。大的球茎内含的养分足,花头多。正常的水仙鳞茎需在大田中栽培三年,如年限不足,一般无花或极少花头,花序发黄干瘪。
探芽是用手捏鳞茎球判断球内的花头多少的一种方法。鳞茎球抗指力强的是花,抗指力弱的为叶。一般主茎外的侧茎左右以对称为好,球的外部包裹的膜质磷片,薄而完整,褐而发亮,没有斑点,紧贴主茎,中部坚实略有隆起,这些是水仙鳞茎充分成熟,并孕育着饱满花蕾的标志。此外球茎的顶部颈要细而紧。下部茎盘要宽阔,略凹陷而又丰满,四周有较多的原根基,这样的鳞茎,水养后根系发达,植株健壮,开花繁茂,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水仙选型是根据培植者的爱好,选择适宜的球茎形态如“壶型”、“笔架型”、“蟹爪型”等。
(2) 上盆水养
雕刻是水仙人工造型的艺术。根据水仙的叶或花梗被刻伤后生长不平衡的原理,不受伤的生长的好,受伤的停止生长或缓慢生长,使叶片或花朵产生弯曲、歪斜、扭转姿态。但雕刻过度创伤过重也会使水仙花苞受损,须根折断过多。正确的雕刻具体步骤是:在球茎的前方,划出雕刻的横直线条,横线平划在球茎盘上约1厘米,线条中间高,成弧形,直线由球顶两侧划至与横线两头的交接处;剥除横直线内的鳞片,使花箭露出,花箭之间的鳞片也要雕去;水仙的校形工作应在未雕叶片生长之后进行。
组型是将球的结合处切平、拼合,再用竹签插球固定。组型后的水仙应先浸在清水中,流出粘液,每日洗净。2~3天以后水养。
浸洗可防止鳞茎腐烂及变色,水仙鳞茎内流的汁液营养丰富,容易滋生细菌,故雕刻后的水仙一定要洗净。为保证根系的迅速生长和防止伤口发黄,应该用脱脂棉或纱布盖住鳞茎的伤口及鳞茎盘,将棉花或纱下垂入水中吸水。
雕刻数量较多的,可先用较大的盆、盘水养,待含苞欲放时,再移入精制的“水仙盆”中。
上盆的方式有仰置即伤口的一面向上放置,根部向侧面生长,这种造型成为“蟹爪水仙”;竖直也叫正置即叶向上跟向下的方式放置,也叫“玉壶春色”;倒置即把雕刻的一面向下,此时叶向下,根部向上。鳞茎好像大象的身体,鳞茎的芽向上如同大象的象鼻。这种造型叫做“玉象驮宝”;俯置即反置将完整浑圆未受伤的鳞片一面朝上,如同蟹壳。伤口的一面朝下,曲卷的花梗、叶片生向四面,恰是蟹爪。这种造型叫“横行螃蟹”。俯置水养要防止花梗即鳞茎霉烂,可把鳞茎垫高使其离开水面,只让根部入水。
水仙自雕刻浸养至开花约需25~40天,水养初期必须每天更换清水,注意水高应在伤口之下,并每天喷洒清水1~2次。后半个月每两天换水一次。置于阳光充足之处,当室温高于20℃易造成“哑花”,即花苞枯萎空瘪,株形疏松,叶徒长松散。必须注意。
水仙水养,可用砂石或粗砂压住已有花的水仙球的根部,不使花枝歪倒,同时有利于嫩根吸水透气。为增加美观,用南京的雨花石压根最好。
(3) 浇水
一般水仙花加水以淹没球茎的三分之一为宜,勿过浅或过深,否则会造成花苞萎缩,枝叶枯黄。为防止烂根要每隔三天换一次水,用沙的要适当减少换水的次数,但要注意补足喷水的深度。换水时要特别注意轻拿轻放,不要碰伤花的嫩根。在水中加如0.05%~0.1%的化肥,可延长花期。
(4) 光照
光照不足,水仙花会出现枝叶向上徒长,花头瘦弱,姿态欠佳,所以水仙花在开花之前必须放置在向阳处培养。
(5) 温度
水仙花虽然有一定的抗寒能力,但在低温下生长缓慢,花期延迟,在春节前要增温,在白天要把水仙花放置在阳光处,室内应放置在南面向阳的玻璃窗下,直到开花,晚上水仙花不要放在室外。开花期如赶不上节日的需要可以采取增温催花的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在水仙花上套上一个合适的透明塑料口袋,用电灯的热光增温,待塑料罩内的温度达到23℃时,停止照射,也可在水中放一些热水,使水温提高到12~15℃。
更多内容到这里去看 http://www.njyl.com/article/s/581094-314967-13.htm
养枙子花的方法
栀子,又名黄枝、山栀、黄栀子、玉荷花等,为茜草科常绿灌木芳香植物。干枝高可1-2米,灰色;小枝绿色。叶形像兔耳,单叶,对生或三叶轮生,革质有光,全缘。花单生于枝顶或叶腋,白色具浓香,形大质肥厚,花冠高脚碟形,很像古代的一种盛洒器皿——“厄”,故得名尼子花(后将尼作“栀”)。果实卵形,有六纵裂,扁平,果熟期为10月,花期6-8月。
栀于花洁白,花香浓郁,除可供观赏,也可供佩带,其果还可作药用,有消炎解毒之功效。另外,栀子叶长绿,具有抗烟尘、抗二氧化硫能力,是一种理想的环保绿化花卉。
栀子花原产我国西南部。目前主要栽培品种及其变种有大叶栀子(也称大花栀子),叶大、花大、重瓣、香浓;水栀子,植株矮小,花小叶子也小,重瓣;单瓣雀舌,叶小花小,单瓣,多野生。还有卵叶栀子和小叶栀子等。
栀子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好阳光但又不能经受强烈阳光照射,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轻粘性酸性土壤中,是典型的酸性花卉。盆栽用土以40%园土、15%粗砂、30%厩肥土、15%腐叶土配制为宜。
栀子苗期要注意浇水,保持盆土湿润,勤施腐熟薄肥。浇水以用雨水或经过发酵的淘米水为好。生长期如每隔lO一15天浇1次0.2%硫酸亚铁水或矾肥水(两者可相间使用),可防止土壤转成碱性,同时又可为土壤补充铁元素,防止栀子叶片发黄。夏季,栀于花要每天早晚向叶面喷一次水,以增切空气湿度,促进叶面光泽。盆栽栀子,8月份开花后只浇清水,控制浇水量。十月寒露前移入室内,置向阳处。冬季严控浇水,但可用清水常喷叶面。每年5-7月在栀子生长旺盛期将停止时,对植株进行修剪去掉顶梢,促进分枝萌生,使日后株形美、开花多。
栀子花多采用扦插法和压条法进行繁殖,也可用分株和播种法繁殖,但很少采用。扦插可分为春插和秋插。春插于2月中下旬进行;秋插于9月下旬至10月下旬进行。插穗选摄2-3年的枝条,截成10-12厘米的段子,留顶上两片叶子,各剪去一半,然后斜插入插床中,土面上只留一节,注意遮荫和保持一定湿度,一般1个月可生根,1年后移植。南方还有采用水插法繁殖的,即将插穗插在用苇秆编织的圆盘上,任其漂浮在水面上,使其下部在水中生根,再移植栽培。压条可在4月清明前后或梅雨季节进行。选三年生母株上一年生健壮枝条,将其拉到地面,刻伤枝条上的入土部位,如能在刻伤部位蘸上200ppm粉剂案乙酸,再盖上土压实,则更容易生根。一般个把月生根后即可与母株分离,到第二年春再带土移栽。
栀子花经常容易发生叶子发黄的黄化病,黄化病由多种原因引起,故须采取不同措施进行防治。缺肥引起的黄化病:这种黄化病从植株下部老叶开始,逐渐向新叶蔓延。缺氮:单纯叶黄,新叶小而脆。缺钾:老叶由绿色变成褐色。缺磷:老叶呈紫红或暗红色。对以上诸种情况,可迫施腐熟的人粪尿或饼肥。
缺铁引起的黄化病:这种黄化病,表现在新叶上,开始时叶片呈淡黄色或白色,叶脉仍是绿色,严重时叶脉也呈黄色或白色,最终叶片会干枯而死。对这种情况,可喷洒0.2%—0.5%的硫酸亚铁水溶液进行防治。
缺镁引起的黄化病:这种黄化病由老叶开始逐渐向新叶发展,叶脉仍呈绿色,严重时叶片脱落而死。对这种情况,可喷洒0.7%—0.8%硼镁肥防治。浇水过多、受冻等,也会引起黄叶现象,所以在养护过程中要特别加以注意。
栀子花在冬季室内通风不良及温湿度过高时,容易发生介壳虫危害,并伴有煤烟病发生。对介壳虫,可用竹签刮除,也可用20号石油乳剂加200倍水进行喷雾防治。对煤烟病,可用清水擦洗,或用多菌灵10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