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鳞鱼河道养殖技术 (细鳞鱼河道养殖技术要点)

养鸭 用户投稿 2023-09-02 20:59 544 0

今天天气不错,待在家里闲来无事,给大家介绍下细鳞鱼河道养殖技术 的相关知识,另外也会对大家比较关心的细鳞鱼河道养殖技术要点这个知识进行介绍和讲解,如果本文的知识能为您解决心中的疑惑,那麻烦收藏本站,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归纳为以下目录

怎样养殖秦岭细鳞鲑?

黑龙江细鳞鱼如何养殖

人工喂养细鳞鱼的主要食物是什么?

怎样养鲤鱼?




怎样养殖秦岭细鳞鲑?


秦岭细鳞鲑

  又名 细鳞鱼、细鳞鲑、花鱼、梅花鱼、金板鱼、闾花鱼、五色鱼、闾鱼

  拉丁学名 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

  英文名 Qinling lenok

  分类 属鱼纲、鲑形目、鲑科、细鳞鲑属。

  分布范围 在中国的分布区起自东北部的图们江、鸭绿江、松花江流域,向西经辽河、滦河、秦岭直至额尔齐斯河流域。

  生活习性 秦岭细鳞鲑是一种珍稀的鲑科陆封型冷水鱼类。

  保护级别 属国家II级保护动物

  外形特征 体长纺锤形,稍侧扁。头钝,头背部宽坦,中央微凸。吻不突出或微突。口端位,下颌较上颌略短,上颌骨后端达眼中央下方。上下颌、犁骨和腭骨各有1行尖齿。舌厚、游离,舌齿约10枚,排列呈“∧”型。眼大。鳃孔大。鳃膜不和峡部相连。鳞细小,侧线完全、平直。背鳍短,外缘微凹;脂鳍与臀鳍相对;腹鳍后伸不达肛门,鳍基部具1长腋鳞;尾鳍叉状。幽门盲囊65-75个。体背部暗褐色,体侧至腹部渐呈白色,体背及两侧散布有长椭圆形黑斑,斑缘为淡红色环纹,沿背鳍基及脂鳍上各具4-5个圆黑斑。

  生活环境 为冰期自北方南移的残留种。属冷水性山麓鱼类。生活于秦岭地区海拔900-2300米的山涧溪流中,水流湍急、水质清澈、水底多为大型砾石处。秋末,在深水潭或河道的深槽中越冬。除洪水期,很少在平原干流中见到。

  食物 为肉食性鱼类,幼鱼主要以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成鱼除摄食鱼类外,也食被风吹落的陆生昆虫。摄食时间多集中于早晚前后,阴天摄食活动频繁,全天均可见到。

  生长繁殖 最初性成熟年龄3+-5+龄。性成熟个体于2-3月产卵,产卵场多在浅水砂石底处。产卵水温低于10℃。绝对怀卵量为2670-4510粒。卵沉性,一次排完。


黑龙江细鳞鱼如何养殖


一、细鳞鱼

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属于鲑形目、鲑科、细鳞鱼属。俗称:山细鳞鱼、江细鳞鱼(东北),闾鱼、闾花鱼、金板鱼、花鱼(陕西),梅花鱼(甘肃),小红鱼(新疆)。英文名:Lenok。分布俄罗斯、中国、朝鲜、蒙古部分地区的河流中,如西伯利亚地区的额尔齐斯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至科雷马河、黑龙江、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辽河上游、河北的滦河及白河上游,秦岭地区渭河和汉水的支流等。细鳞鱼是中国冷水性鱼类中一种较大型的河流定居种。

(一)经济价值

细鳞鱼是我国高寒地区特产的鱼类之一,世界上也仅此一属一种,

其肉味肥美,含脂量高(3.8%~7.7%),营养丰富,卵也相当名贵。是一种名贵的经济鱼类。近些年来,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为的因素干扰,使细鳞鱼的资源数量逐年减少。因此,大力开展细鳞鱼资源保护、增殖、养殖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充分利用我国高寒地区丰富的冷水资源进行细鳞鱼的增养殖,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显得尤为必要。

(二)生物学特性

因鳞细小而得名。体长,侧扁,头稍尖,吻钝。口小,横裂,亚下位;上颌骨明显、游离,向后伸达眼中央下方。上下颌、犁骨、腭骨、舌上均有向内倾斜的齿。眼大,鳞细小,侧线完全,脂鳍小。幽门盲囊63~91个,背部黑褐色,体侧银白或是黄褐色、红褐色,分布着不规则的黑色斑点。幼鱼有数条垂直暗纹,腹部银白色。体色因栖息水域不同而异。终年栖息于山涧溪流里的群体,体背部呈绿褐色,体侧较黑,腹部白,背鳍、臀鳍、脂鳍有黑点,外缘黑色;胸鳍、腹鳍桔红色有黑斑,个体较小,体长在350mm以下,渔民称其为“山细鳞”。冬季洄游到大江越冬的细鳞鱼,个体大,背部黑绿,体侧黄褐,有黑斑点,腹部黑;背鳍前角黑;胸鳍、腹鳍绿褐;尾鳍有细长黑点,边色黑;较前者鲜艳,俗称“江细鳞”。生殖季节成鱼色暗,背鳍前部鳍条变黑,体侧出现隐约红色斑。在不同年龄大小和不同栖息环境中,其体色变化较大,一般老龄鱼较幼龄鱼体色深。

细鳞鲑为冷水性鱼类,多栖息于水温较低、水质清澈的流水中,冬季在支流的深水或大江中越冬,幼鱼钻入石缝或乱石堆里越冬。初春,江河解冻时,由河川中游溯河向上游进行产卵洄游。秋季结冰前(8月以后)则从上游溪流顺水向大江或河川迁移。性成熟年龄为3~5冬龄,体长约420mm左右。怀卵量0.3~0.7万粒,卵沉性,卵径3~4mm。产卵时间为4月中旬至6月,水温为4℃~12℃,产卵在水质清澈、水流较缓的砂砾底质的江段或哨口的下端。在水温为5℃,受精卵孵化的时间为45d左右。亲鱼繁殖后大量死亡,尤其以雄鱼为多。仔鱼喜欢潜伏在砂砾空隙之间,不常游动,通常以小鱼、水生昆虫、岸边生活的小动物以及植物为食。极贪食,其胃内食物可占本身体重的10%左右,更能捕食为自身身体长二分之一大小的鱼类。每天食欲最旺的时间是早晨和

傍晚,其它时间多潜伏在溪流两岸有荫蔽的水底。产卵后的食欲特别旺盛。

细鳞鱼为肉食性鱼类,以无脊椎动物、小鱼等为主要摄食对象。较大的细鳞鱼也可捕食蛙类、落浮在水面的昆虫以及落在岸边的鼠类。细鳞鱼是大麻哈鱼的天敌之一,每当大麻哈鱼产卵期,细鳞鱼尾随大麻哈鱼进入产卵场,贪食大麻哈鱼的受精卵。早晨和黄昏觅食活跃,即使是冬季,在冰下也可继续摄食。个体大,一般重1kg,最大个体可达8kg。

(三)繁殖技术

1.亲鱼的培育及成熟度的鉴别

亲鱼培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性腺发育状况以及性细胞质量。细鳞鱼亲鱼在培育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适宜的生态条件。光照调节为2000LX左右;水深在产卵期前为50~60cm,到产卵期临近时调整为30cm左右,且伴有水流刺激;水温控制在6℃~8℃,二是保持安静的培育环境;三是提供质优量足的人工配合饲料。

成分 配方一 配方二

野杂鱼 50

鱼粉 20 50

豆粕 10 10

发酵血粉 5 5

活性酵母 5 5

虾头粉  12

面粉 10 10

麸皮  5

无机盐 0.2 0.2

维生素 1 1

注:夏季使用配方一,冬季使用配方二,日投饵量为鱼体的0.7%。

细鳞鱼亲鱼性腺发育成熟度的鉴别可参照家鱼或鲤鲫的鉴别方法即:“一看、二摸、三挤、四挖,“一看”即看亲鱼腹部轮廓和生殖孔的状态,雌鱼腹部膨大,轻提尾柄可见卵巢轮廓并伴有游走状。生殖孔红肿这表明雌鱼性腺发育良好;“二摸”用手触摸雌鱼腹部,若感觉柔软有弹性,则性腺发育状况良好;“三挤”即用手轻轻挤压亲鱼腹部,若有卵粒或精液流出,则亲鱼性腺发育良好;“四挖”即用挖卵器(用羽毛柄或铁线做成耳勺状)挖取卵粒进行鉴别性腺发育状况。

2.人工授精

细鳞鱼的人工授精采用干法受精。选取性腺发育成熟的雌鱼迅速用

干毛巾擦去鱼体表面的水,左手持头挟眼,右手轻压鱼体腹部,使成熟卵粒受压流出,用干净面盆盛装,用同样方法采取雄鱼成熟精液滴于卵粒上,用羽毛搅拌,使其充分融合,加少许清水,继续搅拌,1min后用清水漂洗,置于暗处,静置吸水,待其吸水膨胀后,移入孵化器进行孵化。人工授精过程中,动作要快,避免因操作时间过长而使鱼体冻伤。面盆要干净无水,以免影响受精率。要避免挤压用力过猛,而使鱼体受伤。精卵搅拌要均匀,提高受精率,操作过程要在暗光下进行。

3.孵化工具大多为特制的孵化器,玻璃钢水槽或水泥池等。孵化用水要清新、无污染,溶解氧保持在6mg/L以上,水温稳定在6℃~8℃,pH值7.0左右为好。细鳞鱼受精卵孵化过程见表10-2。

表10-2细鳞鱼受精卵的发育与积温(引自  )

积温(度?日) 胚胎发育

0 受精卵

29.0 囊胚晚期

35.6 原肠晚期,肠盘下包围1/3

48.0 胚孔封闭

72.8 眼基出现

100.0 耳囊期,背索形成

120.0 心跃期(69~76次/分,胚体动6次/分)

150.0 眼点出现,胚体扭动加快

200.0 仔鱼破膜

注:积温=日数×日平均温度

(四)苗种培育技术

将破膜后的仔鱼从孵化容器中移入水质清新的仔鱼培育池中(玻璃钢水槽、水泥池等),除去死卵、死苗和破碎的卵膜以减少耗氧因子。培育池中要保持水流通畅,较高的溶解氧和稳定的水温。10~15天后,仔鱼从内源性营养移入外源性营养阶段,上浮并开口摄食。

细鳞鱼鱼种养殖、成鱼健康养殖及病害防治方法可参照虹鳟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二、哲罗鱼

哲罗鱼属于鲑形目、鲑科、哲罗鱼属。分布在黑龙江中上游、嫩江的上游、牡丹江、乌苏里江以及镜泊湖等水域的山涧溪流里。

(一)经济价值

哲罗鱼是我国高寒地区特产鱼类之一,固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

而成为一种名贵的经济鱼类在黑龙江省,是民间流传的名贵的“三花五罗”(吉花、鳊花、鳌花,哲罗、铜罗、法罗、雅罗、湖罗)之一。但是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人为因素干扰,种群数量锐减,已被编入《中国濒临动物红皮书》,成为珍稀鱼类。

(二)生物学特性

体延长,略侧扁,头部平扁。口端位,口裂大,具齿且锐。鳞细小,侧线完全。体背为青褐色,体侧和腹部银白色。头部背侧布有许多黑色斑点,繁殖期有婚姻装出现,鱼体腹部腹鳍和尾鳍下叶都呈桔黄色的胭脂色彩。

哲罗鱼喜在水质清澈的冷水水域中生活(最高水温不超过20℃),主要分布在一些森林植被保护较好的山区水域。北方地区在4月末——5月初冰雪融化后,哲罗鱼溯河洄游到江河支流中摄食生长,产卵繁殖,夏季多栖息在水温较低的山体区的支流中。秋冬季节(北方地区在10月末11月初)进入江河溪水处进行越冬。

哲罗鱼是凶猛的肉食鱼类。哲罗鱼雌性个体性成熟年龄为5+,体长大于400mm以上,雄性个体成熟年龄为4+左右。5月上旬产卵,怀卵量1.0万~3.4万粒,平均22万粒。受精需30~35天卵。卵径4.8~5.5mm,沉性。喜在石砾底质且有水流处产卵,一生可多次产卵繁殖。

(三)繁殖技术

1.亲鱼的培育及成熟度鉴别

哲罗鱼亲鱼培育要把握以下技术要点:一是选好池塘。由于哲罗鱼摄食凶猛,游泳速度快,固而亲鱼培育池最好选择寺池为宜,面积根据实地情况,一般掌握在300㎡为好。临近水源,水质清新,水温适宜,无污染,池水深度保持在0.5m左右。二是放养密度为1尾/2~3㎡。三是加强投喂。哲罗鱼是大型肉食性凶猛鱼类,因而注重鲜活动物性饲料的投喂,如杂鱼等。且投饵量为3~5%。四是经常巡查。

2.人工授精

选取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进行采卵接精。由于哲罗鱼人工授精时水温、气温都较低,加之亲鱼个体较大,因而之前要做好捕鱼、选挑、采卵、受精等各个环节充分的准备工作,衔接要紧密,动作要娴熟迅速,以免亲鱼受伤,采卵不成功。将捕获的雌鱼进行成熟度检查,当发现性

腺已发育成熟并出现挤压腹部有流卵现象后即选好雄性亲鱼首先采精。如果条件允许,分两组同时进行为好。集取精液后,进行采卵。“固定”好亲鱼,用干毛巾拭干鱼体上的水,沿鱼头部到生殖孔方向,挤压鱼体腹部两侧,使成熟卵粒顺利流出。如果体液较多,可用漏筐将其滤去,滴加集取的成熟精液,用羽毛或其它干物进行充分搅拌,1min后加入清水进行漂洗2~3遍,加水静置,使其充分吸水膨胀,移入孵化器进行孵化。对在亲鱼性腺成熟度检查中发育状况不好的,可进行催熟、催产。催熟药剂可选用虹鳝鱼的脑垂体,催产药物可选用HCG、DOM等,采用胸腔注射,雄鱼注射剂量为雌鱼的一半。对采卵取精后的亲鱼进行消炎后迅速放入水质清新的池中,投喂新鲜饵料;使其体质得到恢复。

(四)苗种培育技术

细鳞鱼河道养殖技术 (细鳞鱼河道养殖技术要点)

仔鱼培育可在水槽中进行,培育过程中要保持水流畅通,并及时清除死卵、卵膜和死苗。在7℃~9℃水温中,受精卵径30~35天孵出仔鱼,15~20天上浮开口摄食。养成技术可参照虹鳟鱼的技术操作,即可采取流水养殖,也可在池塘中混养。


人工喂养细鳞鱼的主要食物是什么?


细鳞鱼自然状态喜栖息于水温较低、水质清新的流水中,冬季在河流支流的深潭或大江中越冬。肉食性鱼类,主要摄食无脊椎动物、小型鱼类等,也捕食蛙类及小型啮齿类。  细鳞鱼人工养殖技术  1、仔鱼培育  养殖容器为玻璃钢平列槽(40厘米×30厘米×20厘米),流水养殖,进水流量18~20升/分钟,水面上方60厘米设置100瓦日光灯照射。放养密度为每槽1万尾。刚孵出细鳞鱼仔鱼全长为14~16毫米。  2、稚鱼培育  稚鱼池规格为长10米、宽2米、深30厘米。细鳞鱼仔鱼在卵黄囊吸收2/3时,逐渐上浮,并在水中游泳。在平列槽内稚鱼放养密度为6000尾/平方米,在稚鱼池中稚鱼放养密度为3000尾/平方米。  当稚鱼上浮率达到50%以上时,投喂开口饲料,开口饲料以人工配合饲料为宜。可选用粗蛋质含量为45%的稚鱼的人工配合饲料,但脂肪含量应在12%以上。饲料粒径0.3~0.5毫米。  3、鱼种培育  采取流水池培育,流水池采用水泥池,单池面积30~90平方米,池深60~80厘米,水深50~60厘米。池宽1.2~2.5米。池底的坡降为2∶1000~5∶1000。流水池的水流量为100~300升/分钟,保持水深为50~60厘米。根据细鳞鱼生长规格调整放养密度。规格5克的鱼种,放养密度一般在1000尾/平方米;规格10克的鱼种,放养密度一般在800尾/平方米;规格20克的鱼种,放养密度一般在600尾/平方米;规格30克的鱼种,放养密度一般在500尾/平方米。  4、成鱼养殖  流水池养殖:采用水泥池。水泥池塘长方形,面积200平方米,池深100厘米,水深80厘米。池宽6.67米,池长30米,池底坡降比为12∶1000。池塘并联排列。水源选择水温较低的地下水。细鳞鱼适宜生长水温13~20℃,最适生长水温13~16℃,最高水温不得超过20℃。池水交换率应在2次/小时以上,流速保持0.02~0.16米/秒。水中溶解氧为6毫克/升以上,氨氮应控制在0.0075毫克/升以下。规格20~50克的鱼种,放养密度一般在150~300尾/平方米;规格100克的鱼种,放养密度一般在150尾/平方米;规格150克的鱼种,放养密度一般在100尾/平方米;规格200克的鱼种,放养密度一般在75尾/平方米;规格300克的鱼种,放养密度一般在50尾/平方米。


怎样养鲤鱼?


我找来的,你好好看看吧~~

池塘养鱼主要饲养技术包括混养和密养、轮捕轮放、日常管理和综合经营。

混养和密养 在同一池塘里混养和合理密养习性不同、食性各异或同一种类而规格不同的鱼种,是中国池塘养鱼技术的核心。鲢、鳙生活在水体上层,草鱼、团头鲂生活在水体中、下层,青鱼、鲮鱼、鲤、鲫、非鲫等生活在水体底层。将这些不同种类的鱼混养在同一池塘中时,不但可增加池塘单位面积的放养量,而且由于各种鱼类所需的饵料不同,能充分利用池塘中的各种饵料资源,产生互利关系,又防止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改善池塘生产条件。将同一种类不同规格的鱼进行混养,可在生产食用鱼的同时生产大规格鱼种,从而减少培育鱼种的池塘,扩大了食用鱼的饲养面积。在合理的密度范围内,只要水温适宜、水质良好、混养鱼类的比例和放养鱼种的规格适当、饵料质优充足、饲养管理细致,就会提高产量。

轮捕轮放 即一次放足鱼种,饲养一个时期后,分批捕出其中部分达到商品规格的成鱼,再适当补充鱼种。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池塘单位水体始终保持适宜的密度,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的鱼产量。

日常管理 控制池水颜色是日常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豆绿、茶褐等良好水色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标明池水中的浮游植物是以隐藻、硅藻及其他藻类为优质种群,如这些藻类形成水华,表明各种营养盐类充足,代谢中间产物分解快,溶氧状况良好。为使水色良好需适时适量施肥和注入新水,排出池水。饵料主要是水草、旱草和藻类,另补充配合饵料、油饼类、谷类和糠麸或田螺、贝类等。投饵要适时、适量、定点,以便检查鱼类摄食情况。施肥的目的在于培养池中的浮游生物,以禽、畜肥和绿肥为主。高产精养池内由于鱼类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量多,易导致溶氧量下降,威胁鱼类生存,必须及时注入新水或氧气,以避免鱼类泛池、浮头现象发生。

综合经营 中国常以池塘养鱼为主,与家畜、家禽饲养、养蚕、种菜等综合经营,以充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废弃物,节约能源,维持生态平衡,提高经济效益。如广东的桑基,蔗基、果基,鱼塘,就是在鱼池堤埂植桑、桑叶喂蚕、蚕沙和蚕蛹等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桑,使鱼、桑、蚕都能很好生长,形成水陆相互促进的多种经营的良性循环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池塘养鱼技术要点 1.淡水鱼类养殖的基本概念

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目前中国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

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_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_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_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2. 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

a. 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

b. 单养、混养和套养

c. 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 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3.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条件: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_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_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_1.5米为宜。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最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4.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a.清塘消毒

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药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

b.注水和培育水质

池塘消毒后,待药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_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5. 鱼种放养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池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_0.75公斤,如放养0.5_0.75公斤的可长到1.0_1.5公斤。鲢鳙鱼一般放一龄鱼种,12_18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0.5_0.75公斤。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_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 .5公斤,团头鲂150_350克,鲫鱼100克以上。

6.高产放养模式:

各地根据多年养殖经验,经过科学总结,制订了许多放养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在此仅介绍80:20放养技术:

1). 用上述标准方法准备池塘。

2). 将规格均匀一致的能摄食颗粒饲料的鱼类(如鲫鱼)的鱼种和规格比较均匀的滤食性鱼种(如鲢鱼)放入已准备好的池塘中,大致分别占总产量的80%和20%。

3). 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计划和方法饲喂80%的鱼类。

4). 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始终将池塘水质维持在一个不会引起鱼类应激反应的水平。

5). 在收获时,主养鱼(80%)的个体应大小均匀、达到上市规格。

7.鱼种放养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宜。对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养鱼技术的养殖者,每亩水面收获时主养鱼的重量不超过以下的限量:

a. 在增氧受限制、不能冲水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167公斤;

b.在增氧不受限制、冲水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267公斤;

c.在增氧和冲水均不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400公斤;

d. 连同配养鱼20%的重量,a、b、c三类池塘的总产鱼重量分别为209公斤、333公斤和400公斤。

e. 若希望出塘平均规格为500克,则a、b、c三类池塘放养鱼总数量分别为418尾、666尾和800尾。其中主养鱼占80%,配养鱼养鱼占20%。

8.池塘养鱼的饲养管理

好的管理是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养殖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大的利润。最大的利润是通过维持生产成本与鱼种的质量和数量、饲料的质量和投喂量、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来取得的。科学的饲养管理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a.经常巡塘,观察池塘中鱼群动态 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的程度如何;日间可结合投饵和测水温等工作,检查鱼活动和吃食情况。在高温季节,天气突变时,鱼类易发生严重浮头,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及时制止严重浮头,防止泛池。

b.除草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

c.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适当水量,防涝抗旱,防止逃鱼 根据情况,10_15天注水一次,以补充蒸发消耗,使鱼类有充裕舒适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d.根据天、水温、季节、水质、鱼类生长和吃食情况,确定投饵量,及时做好防病工作。

e.做好全年饲料、肥料需求量预算和分配。

f.合理使用增氧机,投饵机等渔业机械,搞好维修保养和用电。

g.注意市场行情,及时安排出塘,有条件的地方可搞好轮捕轮放。

做好池塘日记记录和统计分析 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鱼种放养和计划收获、实际收获记录、投饵施肥记录、水质管理和鱼病记录、经济效益分析。

以上是池塘养鱼技术的主要要点。用八个字可系统地加以概括:

a.水要有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适宜的水温,宽敞的水面;

b.种要有优质的品种和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

c.饵要有营养全面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

d.密以较高的密度获得较高的产量;

f.混适当混养肥水性鱼类;

g.轮搞好轮捕轮放,也可搞轮作即上茬养成鱼,下茬养鱼苗;

防认真做好防病治病的工作,贯彻“有病早防,无病先防,防重于治”的原则。10分享到:相关问题

标签列表